穆沙塔宫是谁建立的? 生活在阿拉伯半岛的贝都因人,最初并无严格意义的建筑可言。流动的帐篷是他们的宅居,浩瀚的旷野是他们的庙宇,无垠的沙丘是他们的坟墓。伍麦叶时代,阿拉伯人初别自己的故土,对于沙漠生活尚有特殊的情感。哈里发似乎并不喜欢喧嚣的大马士革,而是偏爱静谧的去处。他们大都隐匿在叙利亚沙漠的边缘地带,并建造了许多行宫。这些行宫或者位于罗马要塞的废墟,或者仿照拜占廷和波斯的建筑风格。马立克曾在叙利亚沙漠的西南侧建造穆瓦盖尔宫(即荣誉宫),其子韦里德二世在穆瓦盖尔宫附近的罗马要塞遗址建造穆斯塔勒宫(即堡宫)和阿兹拉格宫(即蓝宫)。著名的穆沙塔宫(即冬宫)位于上述行宫附近,用石块做建筑材料,是贝都因人沙漠建筑的杰作。整个建筑呈正方形,围墙环绕四周,围墙两侧筑有塔楼,正门两侧亦各有塔楼,巨大的水池位于庭院的中央,主殿和寝宫依次排列在水池的后面。寝宫的顶部呈3个半圆形,寝宫两侧各有筒形穹窿,采用波斯风格的尖形弓架结构。主殿内墙有许多壁龛和侧柱,与后来清真寺的殿内装饰如出一辙。阿木赖宫位于死海北端,建于韦里德一世在位期间,用红石灰石做建筑材料,包括主殿和辅厅。主殿的顶部是3个筒形穹窿,外面的光线由筒形穹窿的6个窗口射入。
克尔曼沙赫有什么景点 贝希斯敦铭文Behistun Inscription波斯语发音为Bisotun。完成于公元前521年的贝希斯敦铭文是古代亚洲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其地位等同古埃及的罗塞塔石碑。铭文高悬在距地面91米多的岩壁上,包括一幅浮雕,内容是大流士和九个被俘首领的形象,上方是智慧之神阿胡拉玛兹达像;大流士脚底还踩着一个人,据说那是企图谋反的米底教士高谟达。浮雕下方的楔形文字雕刻分三种:古波斯文、古阿卡德文和古埃兰文。三种文字内容相同,都是记述高谟达假前任波斯皇帝冈比西斯二世兄弟之名谋反,用大流士自己的话说,人人敢怒而不敢言,而大流士带领六位同谋者,在神阿胡拉玛兹达的帮助下,击杀高谟达,并且顺天应人,一登大统。之后蒙神眷顾,平叛无数,平米底,破巴比伦,定亚美尼亚,斩埃兰,灭帕提亚,神威远播希腊。自此大流士按剑四顾,再无敌手,遂立碑为证刻上这些得胜事迹。然而数千年来,无数的商旅、军队、学者、教士从这经过,居然没人能说出那是什么,阿拉伯人认为那是某个萨珊波斯王,欧洲人以为那是12使徒,罗马人最夸张,男女不分,说那是亚述女王塞米勒米斯。1835年,随驻军生活在此、热爱历史的英国军官罗林生对这处铭文产生了浓厚兴趣。。
安世高何许人也? 在中伊两国人民友谊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像张骞、班超一样长期受到人们重视的伊朗人,他就是东汉后期来华的安息(当时伊朗称安息)高僧安世高。据专家们考证,安世高是我国汉译佛经的创始人,对佛教文化在我国内地的传播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长期受到中国人民的尊敬。近年来,随着我们和世界各国友好往来日渐频繁,作为伊朗人民的友好使者,安世高的名字也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但是,关于这位伊朗人民友好使者的身世,即安世高到底是什么人,目前却还是个谜。安世高到底是什么人?目前国内外共有3种不同说法:安息王太子;木鹿地区安岛宗室旁支;木鹿地区来的高僧。安世高为安息王太子之说,最早明确见于吴康僧会《安般守意经序》,其中说到安世高为“安息王嫡后之子,让国于叔,驰避本土,翔而后进,遂处京师”。其后,经过道安等人的提倡,到慧皎编《高僧传》时,就把他说成是“安息王正后之太子…让国与叔出家修道”,并把他加以神化,说成是一个能知过去未来、广有神通的大神仙。延至近代,我国著名中西交通史专家冯承钧先生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安世高是安息王满屈二世之子帕萨马里里斯。冯先生学贯中西,其说一出,响应颇多。于是,安世高为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