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居上不宽中居的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孔子所说的“兴观群怨”

2020-10-11知识4

孔子“兴,观,群,怨”说的历史意义

居上不宽中居的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孔子所说的“兴观群怨”

请问''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解释】:孔子说:“居于领导地位的不宽厚待人,举行礼仪及为人、为政不严肃认真,参加丧礼不悲哀,这样的世道,。

居上不宽中居的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孔子所说的“兴观群怨”

如何理解“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这句话出自《论语.八佾篇》,原文是,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本章的译文是这样的,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能发自内心的尊敬,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人这种现象还有什么值得我去看的呢?“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几句的理解没有太大异议,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是这样注释的“居上主于爱人,故以宽为本。为礼以敬为本,临丧以哀为本”。意思就是作为统治者要能以仁待人,要能爱民如子,所以要以宽厚待人为根本。礼仪的根本是发自内心的尊敬,面对丧事的根本是内心的悲泣。对于“吾何以观之哉?一句,朱熹的注释是“既无其本,则以何者而观其所行之得失哉?意思就是如果失去了根本,可以用什么来判定所作所为是对是错以及为人处事的得失呢?还有一种看法认为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要来判定得失的,而是说失其根本的人,我们在其身上没有什么可以学习的,也就没有必要去过多的接触、观察。这几句话之所以放在本篇的最后一章,主要是指出对于当时社会礼崩乐坏的现状,无力改变时,就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身的修养和学习中,只有通过自己的改变,才能逐步带动社会的转变,也就是君子必须要做到的“先行。

居上不宽中居的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孔子所说的“兴观群怨”

什么是孔子所说的“兴观群怨” 名片兴观群怨,来自孔子对诗社会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出自《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说明了诗歌欣赏的心理特征与诗歌艺术的社会作用。

#孔子#儒道#儒家#国学#子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