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病传变规律概览 时间:2017-07-3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景源 王庆侠 温热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一般是温热邪气袭表,首先引起卫分证候,继而按卫分→气分→营分→。
如何评价伤寒论? 《伤寒论》之所以经典,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本方书,它的重点是告诉了我们疾病的发展过程,这是寻常方书所…
五脏六腑皆虚,请问如何调理,先从哪儿入手? 脾胃乃仓禀之官,后天之本,津液气血及精气化生之源。如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宜,损伤脾胃;或忧思伤脾,或情志不舒,郁怒伤肝,木不疏土,或病后体虚,纳差食。
中药中那些可以强心?
如何理解“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湿,而在利小便”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血、津、汗 同源 名不同实为一体,肝为春木而司营血,血者阴体而含阳魂,所以主温升。以上说明血虽然是阴质,但它是要温升的,而津和汗,由肺生成。
什么样的经历,让你对“上火”有了科学认知? “上火”是中医以及老一辈经常说到的一个词汇,用来表示我们常见或不常见的“生病”症状。但它太宽泛了。
中医说的利水、利湿、利尿有何区别?化湿,湿是身体里不正常的水液停聚状态,化湿就是化解体内不正常的水液停聚。燥湿 中医祛湿法之一。运用苦燥的药物组方以祛除湿邪的治法。
气分实热证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气分实热证。证见高热,烦渴引饮,汗多、舌红苔黄,脉洪大或滑数等。一、气分热盛(多见于流感、乙型脑炎等)。主证 具有气分病的特征,并出现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舌苔黄干,面赤,心烦,谵语,抽搐等。辩证 本证为气分热盛,故大热面赤,里热灼津,则大汗。大热,大汗伤津则大渴。热扰心神则心烦谵语。热极生风则抽搐。治法 清热生津。方例 白虎汤。(参看方剂)二、肺胃蕴热(见于某些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流行性腮腺炎,白喉等)。主证 具有气分病的特征,并有咽干灼痛,声音嘶哑,咽喉有腐烂白点,颈项肿胀等。辩证 肺胃之热上蒸咽喉,故咽喉干热灼痛,声音嘶哑。引起肝胆之火上攻,夹痰凝聚,致颈项肿胀,咽喉有腐烂白点。治法 宣肺清火泄热。方例 清咽利膈汤、薄荷、牛蒡子、甘草、金银花、玄明粉、大黄三、邪热壅肺(见于某些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脓疡等)。主证 具有气分病的特征,并有咳喘胸痛,痰多黄稠,汗出热不解。辩证 风热之邪伤肺,煎灼津液成痰,痰热阻肺,肺失清肃,出现咳喘胸痛,痰黄粘稠。里热无表证,故汗出热不解。治法 宣降肺热方例 麻杏石甘汤(《伤寒论)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四、胸膈郁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