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曹丕在三让之前,收到大批“劝进书”后如何应答?
公元220年,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让,标志着东汉王朝195年、大汉王朝407年的历史走向终点。在我们现代提及曹丕受禅的过程,经常就会一句话带过,如果历史知识丰富的朋友们,即使不看裴注《三国志》也会想到曹丕会进行“三让”。其实,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这整个过程,在《文帝纪》中占了很大篇幅。因为在天子四次禅让和曹丕三次辞让之前,还有大臣们在里面“瞎搅和”的故事。
今天,就来说说曹丕在三让之前,魏国大臣们对曹丕的劝进行为。
延康元年六月,曹丕在邺城东郊大练兵马,随即大军开拔嚷嚷着要南征。南征的借口是孙权,但大军行军非常消极。七月份曹丕率领大军来到了自己的老家谯地,也就是今天的安徽亳州。来到亳州,曹丕饶有兴致地观赏歌舞表演和杂技演出,一点都不像是一个要带兵打仗的样子。曹丕享受完了之后,十月来到了一个叫“曲蠡”的地方,你可以不知道曲蠡现在位于何方,你只需要知道,这里距离当时汉献帝所在的许都非常近,就对了。
其实在这前后,表面稳固的汉朝和魏国,内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乱套了。笔者自己编两个词,可谓“文墨大乱”,“奏表横飞”。
一:劝进的先驱者(第一次劝进,含曹丕批复)
曹丕迟早代替大汉,是所有人都能够意料到的结局。但如此看似大逆不道的事情,必须要“圆润”地处理一下。所有支持曹丕上位的人,都不傻,因为第一枪永远要让“枪手”来打。曹丕集团首先,物色到了这样一个人物。
话说有个人叫李伏,我相信你可能不认识他,没错要是冷不丁一提我肯定也想不起来他。他原来是曹操手下的部将,后来担任左中郎将。按理说他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没事儿训练、管理、考核后备官员就行。但此时他光荣地跳出来给曹丕上表直言劝进,如此看来是组织很器重他。
劝进,一般就那么几件事,你爸多厉害、你多厉害,大臣们怎么想的,然后把尧舜拉出来“秀”一遍,最后感慨一番。
果不其然,李伏先夸了曹操,再夸曹丕,然后拉出来张鲁的“宁为魏公奴,不为刘备上客也”这句话,随即直言劝进,最后假装表示一下自己“大无畏”的精神。
曹丕看后,下达王令指示,要把这封信公布于众并强调,自己德行浅陋,不敢当,我爸那么厉害是神明眷顾,非人力可为。
如果劝进整个过程是一支军队,李伏就是军队中的侦察兵。
二:第一波“大部队”劝进(含曹丕第二次批复)
大家知不知道李伏劝进可能遭遇被灭三族?谁都知道。但李伏的上表被曹丕公开后,李伏死了吗?答案是没有。说不定李伏每天饭量还与日俱增呢。大家伙发现曹丕的意思后,立刻蜂拥而上继续劝进。这次,人就多了一点,不少重量级人物也陆续“冒泡”。
这次是侍中刘廙、辛毗、刘晔、尚书令桓阶、尚书陈矫、陈群、给事黄门侍郎王毖、董遇等人上书曹丕。
这封上书的内容大概为。
1:李伏之前说得对。
2:拉出尧、舜、周武王、汉高祖的各种典故。
3:桓帝灵帝昏庸,东汉快完蛋了。
4:您很厉害。
5:天下民心归魏,您赶紧称帝吧。
曹丕读后下达王令指示,你们看着我像,但并非那块料。你们所说的,会让世人觉得我德行浅陋。
对了,曹丕还特意让官员将此书和自己的王令尽可能公开,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消息。
三:占卜部门不甘落后(含曹丕第三次批复)
在古代,劝进除了歌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结合自然现象胡诌一统。就像什么事都是上天指示的一样。没过几天,主管天时、星历的太史丞许芝蹦出来向曹丕上表。这一大段话可能对于我们现在人就有点困难了,说实话我也不能理解准确,我理解的不准确就不瞎说。
1:断章取义找出《易经》和《春秋》等古籍的某一句话,再安排上现实中也许发生过或强拉硬拽的现象生生扯在一起,再加上阴阳五行原理一顿大杂烩,证明现在的美好时代和曹丕称帝都是上天预定好的事情。
2:许芝继续开始扯出回顾夏朝、商朝的国祚和大汉的历数问题,结合实际应和“帝王之兴,不常一姓”的道理。
3:把尧舜禹,汤文武的“伟大事迹”拉出来“遛一大遍”。
4:自己劝谏是职责所在,上天的确是眷恋您的。
曹丕看后做出王令指示,指示中提及了尧舜禹、周文王、孔子、周公旦等人的各个事迹,以此表示自己功德浅薄。另指出自己很多功绩都是继承先王曹操的,自己只想做好本分之事不敢乱想。你如此说话,让我诚惶诚恐。
曹丕再次要求,将这篇“占卜”劝进文公布于众,表达自己忠诚之心。
四:第二波大部队(含曹丕第四次批复)
占卜术看似对曹丕无效,按照规矩和套路就要拉更多的人来参与劝进。我们也都能看出来,曹丕数次将向自己劝进的人的上表公布于众,好像在说:“没劝进的人,你们都干嘛呢?”
官场的人谁都不是傻子,没多久,侍中辛毗、刘晔、散骑常侍傅巽、卫臻、尚书令桓阶、尚书陈矫、陈群、给事中博士骑都尉苏林、董巴等等人的奏表“接踵而至”。在这封奏表中,话题无非还是那几个。
1:许芝说的对(证明我们都看了您之前公示的内容,这次劝进说明之前的我们都看懂了)。
2:继续补充《易经》一些断章取义的新的语言,结合现实中的某事进行对比,展现出魏国代汉实乃天意。
3:如今汉室甩尾,天子影响力低,百姓都支持大魏而不理睬汉朝。
4:先王曹操很厉害。
5:魏代替汉的天命你阻止不了。
6:您赶紧向全国透露出“谦逊”之意,言外之意早点进入“三让”的正规吧。
曹丕看后下令指出,向天下布告我的诚心的出发点是好的(意思非常明白了,顾左右而言他但却露出明确信号),现如今百姓饥饿,人民缺衣少粮,这些都是我的罪过。我现在德行称不上王位,更别说是称帝了。希望你们不要再议论这件事了。
五:精锐部队袭来(含曹丕第五次批复)
没过几天,曹丕召集群臣,看似要商量什么大事,其实曹丕在等一个人——司马懿。在会议上,督军御史中丞司马懿、侍御史郑浑、羊秘、鲍勋、武周等人向曹丕劝谏。这次,也是汉献帝第一次辞让之前魏国大臣最后一次劝进了。
1:许芝说得对。
2:拉出舜和大禹“溜一遍”,再把孔子请出来一次。
3:东汉安帝、和帝、冲帝、质帝以来大汉国统常常断绝。桓帝灵帝荒淫无道,大汉的衰亡都是天命。
4:曹丕有多好,功德有多高。
5:不能违背天意,如果再违背天意臣子们只会更加惶恐不安。
曹丕下王令指出,不在其位,不谋其职。自己对古代先贤非常敬重(各路先贤讲一堆),自己想要像古代先贤看齐。即使你们说的再好听,我的志向是不会变的。
曹丕饶有兴致地数次公布大臣劝进,也把自己王令随之公布。除了在提醒天下支持自己的人做好准备,也在给那些反对自己的人一些警告,更是暗示天子需要做点什么了。
曹丕向北看着许都城(当时他在“曲蠡”),30多岁的他意气风发。
不久后,曹丕收到了天子的诏书,开始“四让三辞”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