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水泥试验小磨的目的 水泥厂实习报告

2020-10-10知识12

水泥生产中“两磨一烧”是指什么? 水泥的生产2113,一般可分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制成5261等三个4102工序,整个生产过程可概括为“两磨一烧1653”。1、生料粉磨分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一般采用闭路操作系统,即原料经磨机磨细后,进入选粉机分选,粗粉回流入磨再行粉磨的操作,并且多数采用物料在磨机内同时烘干并粉磨的工艺,所用设备有管磨、中卸磨及辊式磨等。湿法通常采用管磨、棒球磨等一次通过磨机不再回流的开路系统,但也有采用带分级机或弧形筛的闭路系统的。2、熟料煅烧煅烧熟料的设备主要有立窑和回转窑两类,立窑适用于生产规模较小的工厂,大、中型厂宜采用回转窑。立窑:窑筒体立置不转动的称为立窑。分普通立窑和机械化立窑。普通立窑是人工加料和人工卸料或机械加料,人工卸料;机械立窑是机械加料和机械卸料。机械立窑是连续操作的,它的产、质量及劳动生产率都比普通立窑高。国外大多数立窑已被回转窑所取代,但在当前中国水泥工业中,立窑仍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建材技术政策要求,小型水泥厂应用机械化立窑,逐步取代普通立窑。回转窑:窑筒体卧置(略带斜度,约为3%),并能作回转运动的称为回转窑。分煅烧生料粉的干法窑和煅烧料浆(含水量通常为35%左右)的湿法窑。3、。

水泥试验小磨的目的 水泥厂实习报告

水泥厂实习报告 浙江工业大学生产实习报告学院:教科学院班级:建材0601姓名:童剑滨学号:200621600111指导老师:应德标 邱琼实习地点:宁波科环新型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实习时间:2008年7月16日—2008年7月26日1.实习目标生产实习的目的是使同学了解工厂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生产组织机构,通过生产实习,掌握水泥材料的具体生产过程,掌握水泥熟料的形成过程,掌握各种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作用,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感性知识,同时认识社会,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为以后的毕业设计收集必要的资料和数据。2.公司简介宁波科环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原宁波舜江水泥有限公司,英文名称 NINGBO KEHUAN NOVEL BUILDING MATERIAL CO.,LTD.),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城区北郊,始建于1975年,到目前为止已是占地400多亩的大型水泥企业,是上市公司宁波富达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骨干企业。有员工562人,固定资产6.38亿元,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荣获浙江省著名商标和宁波市知名商标称号,是浙江省绿色企业、浙江省节能减排十大标杆企业的浙江省节能先进企业,生产的“舜江”牌水泥是国家免检产品和浙江名牌产品。2.1企业文化。

水泥试验小磨的目的 水泥厂实习报告

水泥企业在助磨剂试验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助磨剂每批产品进厂和在投入生产使用前,水泥企业要进行小磨和大磨两个对比试验。小磨试验是以相同的物料配比,在小磨内分加(按制定掺量配制)与不加助磨剂进行粉磨试 验。

水泥试验小磨的目的 水泥厂实习报告

水泥凝结时间的试验步骤 步骤:1、试2113验前的准备调整凝结时5261间测定的试针接触玻璃底板时指针对准零点。2、试4102件的制备以标准1653稠度用水量制成水泥净浆,装模和刮平后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3、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30min 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试针自由的沉入水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降或30s后读数,临近初凝时间时每隔5min(或更短的时间)测定一次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土1mm时为水泥到达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4、终凝时间的测定为了准确现测试针沉入的状况在终凝试针上安装了一个环形附件,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上取下,翻转180度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在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临近终凝时间每隔15min测定-次(或更短时间)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到达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5、注意事项测定时应注意在最初测定。

水泥细度实验方法 水泥细度的实验方法2113有以下两种:1、比表面积法5261:以每千克水泥总4102表面积表示1653,比表面积法采用勃压透气法测定。2、筛析法:以80μm方孔筛上的筛余量百分率表示,筛析法有两种:负压筛析法荷水筛法。扩展资料:细度是指水泥颗粒总体的粗细程度。水泥细度是表示水泥被磨细的程度或水泥分散度的指标。通常,水泥是由诸多级配的水泥颗粒组成的。水泥颗粒级配的结构对水泥的水化硬化速度、需水量、和易性、放热速度、特别是对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在一般条件下,水泥颗粒在0~10微米时,水化最快,在3~30微米时,水泥的活性最大,大于60微米时,活性较小,水化缓慢,大于90微米时,只能进行表面水化,只起到微集料的作用。水泥中混合材的种类和掺量也会影响水泥的颗粒级配,掺石灰石、火山灰类易磨性好的混合材的水泥中细颗粒含量会增加。掺矿渣、磷渣等易磨性差的混合材的水泥中细颗粒含量较少。对掺不同混合材和掺量的水泥,所要求的颗粒级配也不相同。对于矿渣水泥,由于易磨性差,再加上提高粉磨细度可以显著提高水泥强度,因此,通常要求磨细些,尽量提高微粉含量。参考资料:-水泥细度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工艺,可以简称为“两磨一烧”,这“两磨一烧”分别指的是什么? 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和铁质原料磨细成生料一磨生料煅烧成熟料—一烧将熟料磨细成规定的细度—一磨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的两个试验结果相差2%是什么意思?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的两个试验结果相差2%,是指同一个试样经过两次透气试验,得出的结果与平均值相差2%以上。假如:两次结果分别为350和380m2/kg,则平均值为365m2/kg,结果相差为(365-350)÷365 X100%4.1%。应重新试验。《规程》规定水泥比表面积试验相对误差也不能超过3.0%。如水泥颗粒过粗则不利于水泥活性的发挥。一般认为水泥颗粒小于40μm(0.04mm)时,才具有较高的活性,大于100μm(0.1mm)活性就很小了。扩展资料:对掺不同混合材和掺量的水泥,所要求的颗粒级配也不相同。对于矿渣水泥,由于易磨性差,再加上提高粉磨细度可以显著提高水泥强度,因此,通常要求磨细些,尽量提高微粉含量。而对于掺火山灰质混合材和石灰石的水泥,很容易产生微粉,使水泥比表面积提高,水泥需水量增加,而对水泥强度的提高又不多,所以,应尽量减少微粉含量。初次使用全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人员,必须在熟练人员指导下进行操作,熟练掌握后方可进行独立操作。实验时使用的全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要布局合理,摆放整齐,便于操作,观察及记录等。使用全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时,要认真阅读技术说明书,熟悉技术指标、工作性能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431366335、使用。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法实验步骤 一、水泥的密度:1、所需仪器和材料:① 李氏瓶 ② 恒温水槽 ③ 煤油2、测定步骤:① 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到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侵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②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过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内仔细擦干净。③ 水泥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0C温度下干燥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取水泥60g,称准至0.01g。④ 用小匙将水泥样品一点点的装入①条的李氏瓶中,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⑤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0C。3、结果计算① 水泥体积应为第二次读数减去初始(第一次)读数,即水泥所排开的无水煤油的体积(mL)。②水泥密度ρ(g/cm3)按下式计算:水泥密度ρ=水泥密度(g)/排开的体积(cm3)试试验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02g/cm3.二、比表面积的测定:1、所需仪器及条件:① 透气仪 ② 烘干箱 ③ 分析天平 ④ 秒表 ⑤ 水泥样品。

做水泥比表面积的详细步骤(勃氏法) 定义:单位质量的水泥2113粉末所具有的总表5261面积,以平方厘4102米每克(cm2/g)或平方米每千克(m2/kg)表示1653透气法的基本原理透气法测定比表面积,是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规定厚度的试料层时,所受到的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试料比表面积。粉料越细、比表面积越大、空气透过时的阻力越大,则一定量空气透过同样厚度的试料层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反之时间越短。在一定空隙的水泥层中,空隙的大小和数量是颗粒尺寸的函数,同时也决定了通过试料层的气流速度。流体在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流动可以看做在无数“假象”的毛细管中流动,颗粒越小,颗粒与颗粒间的空隙也越小,在一定空隙中的粉末层体积中的毛细管孔道数就越多。毛细管孔道直径越细,气体在管道内通过的阻力越大,即气体在物料层中流动就越慢。因此可假定气体在孔道内的流动为粘性流动。勃氏透气仪测定比表面积1、仪器构造:勃氏透气仪的外形及结构示意图见下图。勃氏透气仪有透气圆筒、捣器、U型压力计的抽气泵三部分组成。透气圆筒内径12.7mm穿孔板上均匀分布35个孔径1mm的小孔,捣器深入圆筒的距离应保证试料层厚度为15mm、透气圆筒与U型压力计是通过磨口直接连接。2.仪器。

#水泥密度#水泥#比表面积#水泥强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