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二段生物脱氮工艺流程 生物脱氮工艺过程怎么设计?

2020-10-10知识6

由三段生物脱氮工艺发展出Bardenpho生物脱氮工艺的原理是什么?? 三段生物脱氮工艺是将有机物氧化,硝化及反硝化段独立开来,每一部份都有其自己的沉淀池和各自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使除碳,硝化和反硝化在各自的反应器中进行,并分别控制。

二段生物脱氮工艺流程 生物脱氮工艺过程怎么设计?

画出一种废水生物脱氮的工艺流程图,并说明该工艺是如何实现脱氮的。 水硝化—反硝化脱氮处理是一种利用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污水微生物脱氮处理方法。硝化反应可采用一级硝化或两级硝化。两段生物脱氮法是污水微生物脱氮的有效方法;L)利用。

二段生物脱氮工艺流程 生物脱氮工艺过程怎么设计?

(A/O)生物脱氮流程具有以下优点是什么?

二段生物脱氮工艺流程 生物脱氮工艺过程怎么设计?

生物脱氮工艺过程怎么设计? http://wenku.baidu.com/view/d4fd76c78bd63186bcebbc3e.html供参考

脱氮除磷工艺大全,20世纪50年代,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凸显,脱氮除磷成为污水处理的另一主要诉求。于是,在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衍生出了一系列的脱氮除磷工艺。

生物脱氮除磷的环境条件要求,并说明主要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特点? 四、厌氧/缺氧/好养(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一)工艺流程厌氧/缺氧/好氧(Anaerobic-Anoxic-Oxic,简称A/A/O或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由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串联而成(图3-10),是A1/O与A2/O流程的结合.在该工艺流程内,BOD5、SS和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氮和磷将一并被去除.A/A/O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的活性污泥中,菌群主要由硝化菌、反硝化菌和聚磷菌组成,专性厌氧和一般专性好氧菌等菌群均基本被工艺过程淘汰.在好氧段,硝化细菌将入流中的氨氮及由有机铵转化成的氨氮,通过生物硝化作用,转化成氮气逸入大气中,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在厌氧段,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而在好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将磷去除.以上三类细菌均具有去除BOD5的作用,但BOD5的去除实质上以反硝化细菌为主.A2/O生物除磷工艺的主要特点:①厌氧池在前、好氧池在后,有利于抑制丝状菌的生长,混合液的SVI小于100,污泥易沉淀,不易发生污泥膨胀,并能减轻好氧池的有机负荷;②活性污泥含磷率高,一般为2.5%以上,故污泥肥效号;③工艺流程简单.该工艺适用于TP/BOD较低的污水,当TP/BOD值很高时,BOD负荷过低会使得剩余污泥量少,这时就难以达到较为满意的处理效果。.

两级生物脱氮工艺,该工艺有什么弊端

保证生物脱氮工艺正常运行的条件有哪些? 由于生物脱氮工艺是由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和异化 作用来完成的(主要是指硝化和反硝化两个过程),整个生 化反应过程受温度、pH值、溶液中有毒物质以及碳氮比的 影响。。

脱氮除磷工艺的原理 氨氮通过好2113氧亚硝化、硝化作5261用生成亚硝酸根4102、硝酸根,亚硝酸根、硝酸根通过缺氧反硝化1653生产氮气,从水中逸出。除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再在好氧条件下过度吸磷,通过排泥除磷。拓展资料:生物脱氮机理生物脱氮理论认为生物脱氮主要包括硝化和反硝化2个生化过程,并由有机氮氨化、硝化、反硝化及微生物的同化作用来完成。氨化作用即水中的有机氮化合物在氨化细菌分解作用下转化为氨氮。一般氨化过程与微生物去除有机物同时进行,氨化作用进行得很快,有机物去除结束时,氨化过程也已完成,故无需采取特殊的措施。硝化作用即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水中的氨氮首先在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亚硝酸氮,然后再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进一步氧化成硝酸氮。由于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生长速率低,所以要求较长的污泥龄。反硝化作用是由反硝化细菌完成的生物化学过程。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细菌将硝化产生的亚硝酸氮和硝酸氮还原成气态氮(N2)或N2O、NO。由于反硝化细菌是兼性厌氧菌,只有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才能进行反硝化,因此需要为其创造一个缺氧或厌氧的环境(好氧池的混合液回流到缺氧池)。参考资料:同步脱氮除磷_

#生物脱氮#生物除磷#硝化作用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