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白话释意 沧浪诗话英文版

2020-10-10知识5

严羽的《沧浪诗话》,其中的“沧浪”是不是地名? “沧浪”之名,因华先生在苏州,苏州又有北宋苏舜钦所建“沧浪亭”,故我取此义。然南宋严羽有《沧浪诗话》在,“沧浪”二字亦可取义。但“沧浪”的最早来源应在湖北,或。

「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白话释意 沧浪诗话英文版

古诗 崔颢《黄鹤楼》翻译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①],芳草萋萋鹦鹉洲[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早期诗歌多写闺情,反映妇女生活;后赴边塞,所写边塞诗慷慨豪迈,诗风变为雄浑奔放。但崔颢诗最负盛名的则是《黄鹤楼》。相传这首诗为大诗人李白所倾服。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十一在《黄鹤楼》诗下注曰:“世传太白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遂作《凤凰台》诗以较胜负。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也记载了李白登黄鹤楼,因见崔颢此诗,即“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当然,这个传说未必实有其事,计有功在注文的后面就表示了“恐不然”的怀疑。但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在写法上与崔作确有相似之处。至于其《鹦鹉洲》诗:“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则不仅前四句格式酷似崔诗,而且全诗格调逼肖。宋元间方回的《瀛奎律髓》卷一指出:“太白此诗乃是效崔颢体,皆于五六加工,尾句寓感叹,是时律诗犹未甚拘偶也。因而这首诗历来受到极高的称誉。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认为:。

「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白话释意 沧浪诗话英文版

《沧浪诗话》的影响有什么? 《沧浪诗话》的影响很大:一方面,它推动了后世特别是明代诗歌的 发展,明胡应麟认为明诗能“上追汉唐”,就是靠严羽的提倡;另一方面,它又造 成了以后特别是明代“七子”。

「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白话释意 沧浪诗话英文版

以《易经》上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下,仅得其下。”写一篇800字作文。 人的思想境界不同,行事的规范也有很大的差异。平庸之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机会好,而把自己失败的原因一概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则都知道成功虽然与天时、地利、人和有关,但是从不过分依赖外在的条件,而以严格要求自己为底蕴。人的一思一念非常重要,如果把制定的目标很低,那实际的结果可能更差。因此,做人应该志存高远,不能随波逐流。在一次闲谈中,听一位朋友说到了“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之语,内心顿觉感慨万千。此后查阅典籍,才知这句名言的完整说法是:“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无所得矣。具体的出处虽无明确的记载,但是在多个文典之中都有类似的话语。《孙子兵法》中说:“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唐太宗《帝范》的卷四中说:“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宋末元初时期的诗词评论家严羽《沧浪诗话》中说:“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此外,在《易经》和《论语》中也出现过类似的说法。这句名言告诉人们,一个人制定了上等的目标,最后仍然有可能只达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的目标,最后有可能。

#严羽#黄鹤楼#崔颢#帝范#沧浪诗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