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的历史文化 萧山也号称有八千年文化啊。跨湖桥遗址。萧山历史沿变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会稽郡,萧山属会稽郡地。西汉初至元始二年(公元2年)间,始建县,名余暨,属会稽郡。“余”为越语,越人称盐为“余”,因当时萧山产盐,又临暨浦,所以称“余暨”。属会稽郡。汉末童谣:“天子当兴东南三余(指余姚、余杭、余暨)之间”。所以孙权在黄武元年(公元222年)改余暨县为永兴县。属会稽郡。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并永兴入会稽县,唐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复置永兴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永兴为萧山,因县治西部有萧山而得名。作为山名的萧山,早在《汉书·地理志》余暨县名之下已有记载,其来历是当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率剩下兵卒停留于此,四顾萧然,故称此山为萧然山,亦名萧山。1949年5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萧山,为省直属县。1949年6月底,划归绍兴专区。1952年起,复为省直属县。1957年划归宁波专区。1959年改属杭州市。1987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萧山县,设立萧山市(县级)。1988年1月1日,正式挂牌。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2001年2月2日国函[2001]13号),撤销萧山市,设立杭州市萧山区(2001年3月9日浙政发[2001]12号。
萧山区欢潭村到到杭州火车站城站怎么走 驾车路线:全程约52.2公里起点:欢潭村1.从起点向西北方向出发,沿大湄线行驶96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塘湄线2.沿塘湄线行驶1.7公里,左转进入大泥线3.沿大泥线行驶4.3公里,左转进入浦阳互通4.沿浦阳互通行驶480米,过浦阳互通约610米后,直行进入沪昆高速公路5.沿沪昆高速公路行驶13.8公里,朝千岛湖/黄山/G2501南段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张家畈枢纽6.沿张家畈枢纽行驶390米,过张家畈枢纽约680米后,直行进入杭州绕城高速公路7.沿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行驶9.7公里,在闻堰/义桥出口,稍向右转进入义桥互通8.沿义桥互通行驶650米,过义桥互通,右转进入桥戴线9.沿桥戴线行驶620米,稍向左转进入时代大道10.沿时代大道行驶6.1公里,朝复兴大桥/四桥/时代大道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时代大道高架11.沿时代大道高架行驶70米,直行进入时代大道高架12.沿时代大道高架行驶4.9公里,过中兴立交桥,直行进入中河高架13.沿中河高架行驶4.8公里,过重华桥,在西湖大道/杭州火车站出口,稍向右转进入涌金立交桥14.沿涌金立交桥行驶350米,过柴垛桥,在第1个出口,右转进入涌金立交桥15.沿涌金立交桥行驶,过柴垛桥约270米后,直行进入西湖大道16.沿西湖大道行驶540米,过。
浦阳江的流域概况 浦江县,位于浙江中部,金华市北部,面积920平方公里,辖7镇5乡3街道、409个行政村和20个社区,户籍人口38万,外来人口10万。浦江历史悠久,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建县,唐天宝十三年(754)置浦阳县,五代吴越天宝三年(910)改浦阳为浦江,已有1800多年历史。有“文化之邦”、“书画之乡”之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距今万年的“上山文化”遗址,是中国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世界稻作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江南第一家”,自宋迄明,郑氏同居15世,三朝旌表,明太祖朱元璋御赐“江南第一家”。民间艺术丰富多彩,起于清代的竹根雕,与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起于明代的“迎会”,制作奇巧,童趣天真,堪称华夏一绝。名人名家辈出,古有南宋诗人方凤,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濂,清初东渡日本的高僧心越禅师蒋兴俦等;近现代曹聚仁、张世禄、石西民、洪汛涛以及张书旗、吴茀之、张振铎、张岳健、方增先、吴山明等在文学、语言、新闻、书画等领域自成一家。浦江工业产业众多,有“水晶之都”、“挂锁之城”、“绗缝家纺名城”之誉。境内山川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山水。
欢潭村的历史名村 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发现,欢潭村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历史古迹和传说较多,著名的有岳飞率军掘潭饮水的欢潭和唐代古刹大岩寺。村口有一直径3米,深约1米的水潭,俗称欢潭。村名记载最早见诸1938年《绍兴县志资料》中的《天乐志》。村名来历据《田氏宗谱·欢潭记》:欢潭者,因有天潭,故以潭名村。潭在村口湖堤边,宋时古迹也。周不数寻,深不及丈,四时澄澈,不涸不溢,水清味甘。自宋岳飞行军至此,饮潭水而欢,故名。新编《萧山县志》也记载:相传南宋岳飞率兵抗金,行军至村口,见泉水潭,欢饮止渴,故名。后人为纪念岳家军纪律严明,将泉水潭围成七角形,以青石板作栏,中间的一块栏石上镌刻着潭铭,定名欢潭。1990年,欢潭乡人民政府征地1.5亩,投资8万元,建成欢潭公园,内有单檐歇山式六角亭,名欢潭亭,有106平方米的管理房和活动室,立乡碑1座。在欢潭村及附近一带,亦留下岳驻村、牛皋村、牛皋岭等纪念性的历史地名。田姓为欢潭村的大姓,约占全村80%的人口。田氏原籍河南开封府陈留县田家庄,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随驾南渡,定居于天乐乡(今欢潭乡),至明永乐年间,已历13世,时徙巨族实边,全族迁居陕西临洮,尚有一子因出继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