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的浓缩稀释 所谓尿的浓缩和稀释是根据尿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比较而言。排出的尿,其渗透压比血浆高,称为高渗尿,尿的渗透压 可达 1200mOsm/L,约为血浆渗透压(300mOsm/L)的4~5。
如何解释逆流倍增学说? 最近学生理,解释一下逆流倍增学说的原理和发展历史,希望大伙可以形象一下,理论性太强的看不懂。
论述肾髓质渗透梯度的意义 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近髓肾单位的髓袢与直小血管是一个并行排列液体逆向流动的U形管道,而各段肾小管对溶质和水有选择性通透性,构成了逆流系统,为肾髓质的渗透梯度的形成具备了条件。外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外髓部是逆流倍增过程的起始部位,由于髓袢升支粗段位于外髓部,能主动重吸收NaCl,对水则不易通透,所以外髓部的高渗梯度主要由升支粗段NaCl重吸收形成的。内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内随部高渗梯度形成与内髓质集合管尿素再循环和髓袢升支细段NaCL由管内向管外组织间液顺梯度扩散有关。①尿素再循环:髓袢升支细段管壁对尿素具有中等度的通透性,内髓部组织液中尿素便顺浓度梯度进入髓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1303539袢升支细段,小管液相继流经升支粗段、远曲小管、皮质部、外髓部集合管至内髓集合管处,尿素再顺浓度梯度扩散到组织液,形成尿素再循环,促进内髓部高渗梯度的形成。②NaCL对渗透梯度形成的作用:在髓袢降支细段对NaCl不易通透,但对水有通透性,降支细段小管液NaCl浓度愈来愈高,到髓袢顶端转折处达最高值。小管液转入升支细段后,管壁对NaCl有较高通透性,对水则不易通透,NaCl便顺浓度梯度扩散入内髓部组织液,提高内髓部渗透梯度。
肾髓质组织间液中主要的渗透物质是___和___。
根据生理学最新知识,尿的浓缩和稀释在肾哪个部位 正常尿生成过程中,2113远端肾小5261管对原尿有稀释功能,而集合4102管则有浓缩功能。调节人体水及渗1653透压平衡的部位主要在肾小管,肾小管按不同的形态结构、分布位置和功能,主要分为近曲小管、髓袢和远曲小管三部分。近曲小管为等渗性再吸收,为吸收Na?及分泌H?的重要场所。在近曲小管中,葡萄糖及氨基酸被完全回收,碳酸氢根回收70%-80%,水及钠的回收约65%-70%。滤液进入髓袢后进一步被浓缩,约25%氯化钠和15%水被回吸收。远曲及集合小管不透水,但能吸收部分钠盐,因之液体维持在低渗状态。扩展资料尿生成基本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与排泄三个基本步骤。(1)肾小球滤过: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分、无机离子和小分子溶质通过滤过膜滤入肾小囊形成肾小球滤液(原尿)。滤液除含极少量蛋白质外,其余各种成分的浓度、渗透压和酸碱度都与血浆接近。而血细胞和大分子血浆蛋白不能滤入肾小囊囊腔,仍存留于血液中。(2)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当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的水分和各种溶质全部或部分地透过小管上皮细胞,重新进入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由于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的结构各有特点,故。
肾髓质组织间隙液渗透压的特点是()A.越向肾髓质深部渗透压越高 B.和血浆渗透压相等 参考答案:A
肾髓质组织间液中主要的渗透物质是___和___。 在肾髓质由于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和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高通透性,使小管液中的溶质进入肾髓质组织间液,造成肾髓质的高渗状态,为髓质高渗梯度。。
肾髓质渗透浓度梯度的形成机制,谁可以简单说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