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猪痢疾短螺旋体的基本形态是什么? 猪密螺旋体是什么病

2020-10-10知识7

什么是猪痢疾(猪密螺旋体病)? 猪痢疾是由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黏液性或黏液出血性下痢,大 肠黏膜发生出血性炎症,逐渐发展为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的慢性肠 道传染病。本病可使猪生长发育受阻,词料利用率。

猪痢疾短螺旋体的基本形态是什么? 猪密螺旋体是什么病

猪密螺旋体痢疾的疾病病原是什么? SD虽由Whiting等人于1921年首先作了报道,但不明期病原长达50年之久。1971年Taylor等在英国报道了一种能繁殖的病原性螺旋体。这工作同时被Harris等在美国证实,并将此螺旋。

猪痢疾短螺旋体的基本形态是什么? 猪密螺旋体是什么病

猪痢疾短螺旋体的基本形态是什么? 微生物形态猪痢疾短螺旋体曾命名为猪痢疾密螺旋体、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存在于猪的病变肠段粘膜、肠内容物及粪便中。本病原有4~6个弯曲,两端尖锐,呈缓慢旋转的螺丝线状;。

猪痢疾短螺旋体的基本形态是什么? 猪密螺旋体是什么病

猪密螺旋体痢疾的流行病学是什么? 本病最常发生于体重15-70kg的猪只,奶猪和成年猪较少发生。大多是由于引进猪只后,经2-3周开始发病。主要由于直接或间接吃入病猪或带菌猪的粪便而感染。。

请问猪密螺旋体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猪密螺旋体病(又称猪痢疾)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危 害严重的肠道传染病,不同品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以2~3月龄 仔猪发生最多。(1)临床症状病猪病初发热,体温。

猪密螺旋体痢疾有哪些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主要症状是拉稀,粪便带有黏液和血液,呈红褐色或灰绿色,体温略高(40~40.5℃)。急性暴发猪群,病猪突然死亡,幼猪死亡率可达70%左右。慢性病历,粪便呈黑色(俗称黑痢),喜欢饮水,卧地不起,弓背,消瘦,生长发育受阻或引起死亡。死后剖检,病变局限在结肠和盲肠,黏膜弥漫性肥厚肿胀,表面有血液,内容物呈巧克力色,病程长的可见大肠黏膜有坏死点或麸皮样伪膜,剥去伪膜可露出溃疡面,肠系膜淋巴结肿胀。本病应与猪副伤寒、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仔猪红痢、仔猪白痢、仔猪黄痢等鉴别,请参见猪传染性胃肠炎部分。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是什么? 本病病原体抵抗力较强,在低湿草地、水田、死水塘及淤泥中能 生存数月或更长。被污染的环境成为危险的传染媒介,人、兽经过该 地或放牧,均有被感染的可能。。

猪致密螺旋体怎么治 摘要:猪密螺旋体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肠道的传染病,是由于感染具有致病性的猪痢疾蛇形螺旋体而导致。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大肠黏膜卡他性、出血性及坏死性炎症。本文对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供参考。关键词:猪;密螺旋体病;诊断;防治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2-0129-011 病原及流行病学猪痢疾蛇形密螺旋体是引起该病的病原体,菌体长度在6.0~8.5μm,宽度为0.32~0.37μm,通常是两端尖锐,且具有4~6个弯曲,类似双雁翼状,经过革兰氏染色呈阴性。该菌属于厌氧螺旋体,最适宜在温度为37~42℃的环境中生长,一般在粪便中即5℃环境下能够存活61天左右,在25℃下存活7天左右,在4℃的土壤中能够存活102天左右。该菌对消毒药的抵抗力较弱,一般消毒药能够将其快速杀灭。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带菌猪,且该病的惟一的感染途径是消化道,也可以通过被污染的饮水、饲料、人员、用具、环境和动物等媒介导致间接传染。该菌对猪具有感染性,且任何品种和年龄的猪都容易感染,其中7~12周龄的小猪容易发病。该病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2 临床症状该病一般具有3天至2月以上的潜伏期,平均在1~2星期。病猪在最初1~2星期通常呈最。

密螺旋体痢疾的临诊症状是什么? 本病的潜伏期2天至3个月左右,自然感染在接触病后10-14天内发病,人工感染大多为3-10天。症状为排稀粪(带粘液和血液),其严重程度差异很大。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

#螺旋体#痢疾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