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题 谁最先找到了氢光谱的规律 a.门捷列夫 谁先找到氢光谱的

2020-10-10知识9

首位发现氢原子光谱的人是谁 这四个都不算.

题 谁最先找到了氢光谱的规律 a.门捷列夫 谁先找到氢光谱的

题 谁最先找到了氢光谱的规律 a.门捷列夫 瑞士物理学家、数学家巴尔末(Balmer),于1885年在总结人们对氢光谱的测量结果中发现该规律

题 谁最先找到了氢光谱的规律 a.门捷列夫 谁先找到氢光谱的

氢原子光谱的光谱线公式 1885年瑞士物理学家J.巴耳末首先把上述光谱用经验公式:λ=Bn2/(n2-22)(n=3,4,5,·)表示出来,式中B为一常数。这组谱线称为巴耳末线系。当n→时,λ→B,为这个线系的极限,这时邻近二谱线的波长之差趋于零。1890年J.里德伯把巴耳末公式简化为:1/λ=RH(1/22-1/n2)(n=3,4,5,·)式中RH称为氢原子里德伯常数,其值为(1.096775854±0.000000083)×107m-1。后来又相继发现了氢原子的其他谱线系,都可用类似的公式表示。波长的倒数称波数,单位是m-1,氢原子光谱的各谱线系的波数可用一个普遍公式表示:σ=RH(1/m2-1/n2)对于一个已知线系,m为一定值,而n为比m大的一系列整数。此式称为广义巴耳末公式。氢原子光谱现已命名的六个线系如下:莱曼系 m=1,n=2,3,4,·紫外区 巴耳末系 m=2,n=3,4,5,·可见光区 帕邢系 m=3,n=4,5,6,·红外区 布拉开系 m=4,n=5,6,7,·近红外区 芬德系 m=5,n=6,7,8,·远红外区 汉弗莱系 m=6,n=7,8,9,·远红外区 广义巴耳末公式中,若令T(m)=RH/m2,T(n)=RH/n2,为光谱项,则该式可写成σ=T(m)-T(n)。氢原子任一光谱线的波数可表示为两光谱项之差的规律称为并合原则,又称里兹组合原则。对于核外只有一个电子的类氢原子(如He+,Li2+。

题 谁最先找到了氢光谱的规律 a.门捷列夫 谁先找到氢光谱的

20世纪初对氢原子光谱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到对应公式的人是谁 我这有超星所有科目的完整题库答案

谁最先找到了氢光谱的规律 a 门捷列夫 b 巴尔末 c 伦琴 d 贝克勒尔 约翰·雅各布·巴耳末(Johann Jakob Balmer)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主要贡献是建立了氢原子光谱波长的经验公式—巴耳末公式。

谁最早发现氢原子光谱的? 拉瓦锡发现了氢原子。引自“原子”:1789年,法国贵族,拉瓦锡定义了原子一词,从此,原子就用来表示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单位。引自“氢”:最先把氢气收集起来并进行认真研究的是在1766年英国的一位化学家卡文迪什。卡文迪什非常喜欢化学实验,有一次实验中,他不小心把一个铁片掉进了盐酸中,他正在为自己的粗心而懊恼时,却发现盐酸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这个情景一下子吸引了他,刚才的气恼心情全没了。他在努力地思考:这种气泡是从哪儿来的呢?它原本是铁片中的呢,还是存在于盐酸中呢?他又做了几次实验,把一定量的锌和铁投到充足的盐酸和稀硫酸中(每次用的硫酸和盐酸的质量是不同的),发现所产生的气体量是固定不变的。这说明这种新的气体的产生与所用酸的种类没有关系,与酸的浓度也没有关系。卡文迪什用排水法收集了新气体,他发现这种气体不能帮助蜡烛的燃烧,也不能帮助动物的呼吸,如果把它和空气混合在一起,一遇火星就会爆炸。卡文迪什是一位十分认真的化学家,他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发现了这种新气体与普遍空气混合后发生爆炸的极限。他在论文中写道:如果这种可燃性气体的含量在9.5%以下或65%以上,点火时虽然会燃烧,但不会发出震耳。

氢原子光谱的发现简史 1885年,瑞士数学教师J.巴耳末发现氢原子可见光波段的光谱巴耳末系,并给出经验公式。1908年,德国物理学家F.帕邢发现了氢原子光谱的帕邢系,位于红外光波段的谱线。。

#氢原子#光谱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