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旦走上了应举之路,就意味着要付出巨大的投入。
其他的投入暂且不说,单单科考费用一项,就难倒了不少考生。交通、食宿、房租、考场用品购买等等费用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家境好的学子不需担心这些,而一些贫寒子弟平时省吃俭用、寒窗苦读十几年,到了此时,却犯起了难。
为了解决贫困考生科考诸项费用的问题,南宋兴起了一种资助形式:义约。用签约形式资助考生赴省应试。这种资助形式应用甚广,在今天的湖南、江西、福建等地,依然广泛运用着。古代考生参加科考的花销
每三年省闱开科时,通过了发解试并获得荐书的学子们,就可以赴临安参加礼部考试。但是贫困学子的忧愁却因此开始了。他们的资费不足,在考试路上可以说是寸步难行,所以举子之间或近邻就签署志愿协议,互助或资助他们考试,这就是不以牟利为目的的纯公益民间救济活动——义约。
“义约”的存在极大地解决了贫困学子的费用之虞,让学子们能安心的前去礼部参加考试。这时我们不禁要问了,考生参加一次考试,需要花那么多钱吗?都有哪些地方需要花钱呢?
其实在古代,考生赶考一次,花销真的不小:往返交通食宿费用
很多居住在京城或者附近的学子们应该很开心,他们可以省去这一大笔的开支。但是很多学子都是居住在穷乡僻壤,由于路途遥远,这一路上的食宿费用就可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
为了减轻学子们的经济负担,政府曾确立过驿券制度。如宋初对远方得解进士的学子,朝廷曾给予补贴及发放公券。南宋也有此制,但也只限于川陕等偏远地区。其他的地方,比如山南、荆湖等北宋尚给驿券的地区,到南宋时,却已不再享有此项优待政策。所以到了南宋,驿券制度已经不能覆盖所有的远方地区。大多数贫寒子弟,赴省试只能自己负责高昂的旅宿费。
房租费及购买考场用品的费用
在宋代,举子们考试所用的试纸桌椅等考试用品都是需要自己准备的。
根据吴自牧《梦粱录》记载:"诸州士人,自二月间前后到都,各寻安泊待试,并收买试篮、桌椅之类。……此科举试,三年一次,到省士人不下万余人,骈集都城。铺席买卖如市,俗语云'赶试官生活',应一时之需耳。"
所谓"安泊",就是住宿,住宿费有多贵呢?"虽一榻之屋,赁金不下数十楮"。
发解试如此,而省试时举子更多,在都滞留时间更长,其房屋租金开销之大,当远在解试之上。如李昴英于宝庆二年丙戌(1226) 到临安参加省试、殿试,在家书中说他"所赁之屋,一月二十券"。
另外,购买试纸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很多学子为了迎合考官的喜好,以及举子们的相互攀比,会花费一大笔钱去购买高级的试纸。请客送礼的费用
这部分的费用主要是在一些上榜进士的身上(但下第举子有时也难以完全幸免)。
一些考中了进士之后,会举办各种吃酒庆祝活动。学子们也就不得不参加各种应酬,为了面子上过得去,有些人甚至不惜为此担上高利贷。"义约"经费是如何筹集的
家乡乡亲众筹。这是最简便的筹资方式,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凑份子钱。如果一人仅出一钱,那么成千上万个一钱累积起来,也不是一个小的数目,更何况每个人的能力不同,资助的数额也是不一样的。根据李昴英《书龙头义约簿二首》,当时乡民的出资是"人鸠一千"。
上次中举者的捐款。这也是义约筹集资金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前期资助的义约负责人实际上是在投资,比如资助四个人,结果三人中第,那么等到下一次开科,这三人就有捐款的义务。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中第的人更多,那么捐款的人也就随之增加,义约也就可以继续的发展下去。
姚勉在《新昌义约序》中所述新昌县的集资方式。"岁戊午( 宝祐六年,1258) ,相率以为约,取五百名中第一之义,人五百金。取'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诗为十籍,分敛而专聚,蚤计而预储,如京师者可无桂玉虑。"
这与上两种"玩"法迥然不同。据推测,其筹资方法是将与约人分为十籍,而以平日私试时各科中的第一名出五百金,这样一来,十个第一名就筹得五千金。这种私试可以经常举行,而第一名也未必同是一人,故捐款者越来越多,金额越积越大,这就叫"分敛而专聚,蚤计而预储",可谓是智取他人的钱包。
在这种筹集方式中,"第一名"出资是核心。而“第一名”或出于道义,或出于虚荣,都会欣然出手,所以这种筹集形式也是行得通的。
以上三种筹资的常规方式基本上可以保证义约的正常运作。值得一提的是,义约的运作方式决定了它相对的独立性,以义为本的观念也决定了它筹集能力不会太强,不大可能聚敛大量财富,所以也不大可能滋生腐败。“义约”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义约”在历史上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对于教育公平和选拔人才方面,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首先,是对贫困学子因为钱财不足无法进京赶考的问题,提供了可行之法。
苦读十年只为他日在考场上能够一展风采,盼一个高中,望一眼未来。可是同人不同命,还记得《送东阳马生序》所记载的:"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没有书只能靠借,天寒地冻时候只能在规定时间把书抄写下来。很多人家在孩子刚上学时就开始为孩子盘算考试的费用了,这个简直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义约的存在则大大减轻了贫困家庭的负担。学子们签订义约后,基本就没有了费用的后顾之忧,只把心思放在备考上了。
其次,义约借助响亮的名头宣传,大大鼓舞了广大学子们的志气。
义约以科目、地域的名义立约,还有以个人名义立约、以姓氏为立约,可以说立约名目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学子们也就以各种形式聚集到一起。谈论科举的题目之余,也抒发自己的人生理想,把自己的感情融进了义约之中。义约的存在让学习们明白自己不是在孤军奋战,身边人既是对手,也是知己朋友;科举既是选拔,也是交流。
最后,义约的存在提高了科举的公平性。
科举考试的目的是不论门第,公平公正、分科举人。但在任何一个阶级社会中,门第差距都是存在的。高门子弟从小生长环境就优于普通人家的子女,贫困人家唯有寄希望于科举高中,来摆脱贫困地位。
但是,科举考试的巨大开销让很多贫困学子望而却步,读书多年连进入考场的机会都没有,实在令人痛心。义约的存在大大改善了这个问题,增加了能够参与科举的人数,丰富了科举选拔人才的来源,间接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结语
古代考生参加科考,是真真正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义约的存在无疑是雪中送炭,解决了贫困考生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安心参加考试。而义约中的一个"义"字,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邻里友爱互助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