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道教作揖的基本手势 毕岭陈家田铺道士

2020-10-10知识3

“崂山道士”有什么典故? 出自蒲2113松龄的《聊斋志异5261》。故事说海边有一4102座崂山,住着一位仙人,1653人们都叫他崂山道士。据说崂山道士会许多凡人不会的法术。距崂山几百里路外的县城里,有个人叫王七的人。王七从小就非常羡慕法术,听说崂山道士会许多法术,于是辞别家人,到崂山去寻仙。王七来到崂山,见到道士,交谈中,王七觉得那道士非常有本领,就恳求收他做徒弟。道士打量他一番说:“看你娇生惯养,恐怕吃不了苦。王七再三请求,于是道士就答应收他为徒弟。夜里,王七望着窗外的月光,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学到道术了,心时有说不出的高兴。第二天清晨,王七跑到师父那里去,满以为师父会开始传授道术,哪知给了他一把斧头,叫他跟着师兄们一起上山砍柴。王七心里很不高兴,但也只得听从吩咐。山上到处是荆棘乱石,没到太阳下山,王七的手上、脚上都磨起了血泡。转眼一个月过去了,王七的手脚上渐渐磨出了老茧,他再也受不了整天砍柴割草的劳累,不由起了回家的念头。晚上,王七和师兄们一起回到道观,看见师父和两个客人正谈笑风生地饮酒。天已经黑了,屋子里还没有点灯。只见师父拿起一张白纸,剪成一个圆镜模样,往墙上一贴。一瞬间,那张纸竟像月亮一样放出光芒,照得满屋。

道教作揖的基本手势 毕岭陈家田铺道士

道士的每一天是怎么过的? 晨开静、止静。每天早2113晨5点,道士们就起5261床了,梳头、洗脸、穿袍、戴冠。道4102士着装也有讲究,1653刚出家时披发,平时穿便衣小褂,分直襟、斜襟,大领、小领,上殿时穿长袍,头巾也分福字巾、逍遥巾、庄子巾、混元巾、一字巾、上阳巾等,道冠分太阳冠、混元冠、莲花冠、上清冠、五老冠、卯酉冠。5:30,烧香鼓敲响,值殿道士给神像供茶、供水、烧香,打扫殿堂卫生。不值殿的道士们打拳、散步、静坐、练功。除了烧香鼓,还有召集鼓、长征鼓,板路都不一样,出家时间长了,一听就能分辨出鼓声中传递的信息。鼓声中有风雨雷电,呼啸而来像刮风,点点滴落像下雨。平时只敲鼓,大的斋醮日才敲钟,早晨先钟后鼓,晚上先鼓后钟。“都管”任兴少道长介绍说:道教庙宇有山场的差异,全真派“十方丛林”级别最高,楼观台就是,全省仅三处,还有西安八仙宫和留坝张良庙。这里的道士不只是本门本派的,正一派的也在这里云游学习。低一等的就是“丛林”,再低一等的是“子孙庙”。楼观台地位很高,列全国十大丛林之一、西北三大丛林之首。从魏晋南北朝楼观派一直延续到金元之后,统辖到全真派门下。丛林级别的庙宇不允许收新出家人,也不培训道士,初级培训一般在子孙庙。

道教作揖的基本手势 毕岭陈家田铺道士

“头七”和“尾七”是什么意思 头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最后一个七天就是尾七。从死者卒日算起,丧家每隔七天就要举行一次烧纸祭奠,共有7次,俗谓“烧七”。一般是“三七”、“五七”比较重要,。

道教作揖的基本手势 毕岭陈家田铺道士

#道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