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青海:大湖北岸“壮士断腕”弃旧谋新 促绿色循环发展

2020-07-20新闻15

图为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油菜花海。海北州文体旅游广电局供图

中新网青海海晏7月20日电 (潘雨洁李江宁)盛夏时节,中国最大咸水湖青海湖北岸绿草如茵,油菜花海金染四野,衣着鲜艳的游客、摄影爱好者们游弋其间,这里正处一年中的黄金季节。

汽车驶过公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怀心强指着草原上几只奔走跳跃的普氏原羚说:“如今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时时可见,这都是努力改善环境的成果。”

然而,仅仅数年前,大湖北岸地区的生态状况并不乐观。怀心强介绍,彼时不少当地官员抱着“保护生态就无法发展”的观念,经济发展依赖矿产资源开发,工业主要由传统煤炭、金属矿采掘冶炼产业组成,生产粗放、结构单一、污染严重。

图为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草原风光。海北州文体旅游广电局供图

自2016年起,海北州矿山企业因生态红线被大规模关停、多家煤矿企业被列入去产能名单,强力改革举措亦带来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该州在2017年、2018年GDP连续呈现负增长,各项经济指标及财政收入明显下跌。

“改革面临痛点,地方政府可以说是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持续摒弃旧产能、促进新经济、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怀心强说。

在煤炭、有色金属企业不断缩减的同时,生物有机肥、农畜产品加工等绿色产业规模产值逐渐上升,彩色沥青样板、酵素、3D打印等轻工业项目正在政府支持下孕育,有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7月的海北州祁连县麻拉河村,各地游客乘坐数百只形状各异的热气球缓缓升空,将繁花点点的广阔草原尽收眼底。通过策划举办热气球嘉年华、玩偶狂欢节等系列文旅品牌活动,村里开起农家宾馆,农民培训上岗成为服务员,吃上旅游饭。

据悉,2016年至2019年间海北州投入资金打造乡村旅游扶贫村,利用民居、帐篷、草原、民俗风情等资源,加大从业人员培训,累计带动近千户贫困民众脱贫致富。

尽管接待人次、综合收入实现“双增长”,但在海北州文旅局副局长李成祥看来,该州文旅产业的短板依然明显:“目前旅游收入主要依靠门票,游客驻留时间短,2019年人均消费尚不足400元。”他表示,需进一步开发独具民族文化底蕴、创意丰富的旅游产品,让游客充分参与、体验、互动。

碧绿草场、百里花海不仅为各地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更是当地发展生态有机农牧业的天然条件。

“过去各家分散放牧,效率较低,如今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集中进行规模化科学养殖,产业前端建有饲草种植加工厂,后端牛羊粪便可作为有机肥原料,代替农药化肥‘反哺’草场,由此形成种养结合、草畜联动的循环发展。”怀心强称。

除牦牛和藏羊有机畜牧业外,该州小油菜良种繁育、蔬菜与中藏药材绿色加工、冷水鱼半野生特色养殖产业布局日趋科学,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初具雏形。

近年来,海北州通过发掘环湖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有机农牧业、开发清洁能源项目等带动贫困群体增收,并借助山东援青力量,依托生态、文旅等优势资源,利用电商平台推广本土特色品牌,多措并举推动转型。2018年底全州实现脱贫,建档立卡脱贫户年人均收入超13000元。

“经济‘换档期’,关键是由原先粗放、高污染的产业‘掉头’向绿色、生态、循环模式升级转变,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怀心强表示。(完)

#花海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