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听听最正宗的华阴老腔,到哪里可以听到? 华阴老腔发源于陕西省华阴市,被誉为黄土高坡上最早的摇滚。二零一六年的春晚舞台上,曾经的超女谭维维表演了《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想亲自感受一下华阴老腔的震撼力,不妨到当地去体验一把。嫌这麻烦,也可以一下“华阴老腔”,会有很多这方面的视频。或许题主只是问问而已,估计了解的比咱多得多。
王振中的人物评价 王振中不到10岁便开始学习秦腔和眉户,后拜吕孝安为师开始学习华阴老腔,终于成为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老腔名艺人。王振中多才多艺,除了老腔,还精通秦腔、迷胡、道情等地方剧种。王振中学戏,不同于一般的民间艺人,他不但善记顿悟,更重要的是他具备了一定的戏曲音乐和剧本知识,并能化解它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他结合自己的演唱实践,不断对音乐和剧本进行了有益的润色或剪裁,丰富和提高了传统原作。他移植改编了不少剧本,并经舞台检验,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老腔的外传故事 老腔戏在张家因家族的保守观念所制,从不外传。当时一些老腔戏迷因没有剧本和师传。很难学到。但后来还是冲破家族的禁锢,流传向社会。对于老腔的外传,这里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1923年,艺人张玉印患了重病,求医无效,偏巧戏迷百勤家有个祖传秘方,可治玉印的病,治病前他们立下文约,看好了病给百勤剧本。但病好后,玉印悔约,惹怒了百勤。1929年张玉印在曲城演戏,百勤伙同闫平娃等利用拆台子混乱之际,盗走了戏包袱.后来虽经官司追回,但平娃等已转抄了一些剧本。从此老腔戏就走出了张家家族。不久,平娃就组织起班社,唱起了老腔。从这开始老腔就外传了,如张玉常传给了异族的张奉军。张小六传给吕孝安。吕孝安_又传给王振中。随着老腔戏班的发展,演出活动逐渐繁荣。他们的足迹东到河南山西,北到大荔朝邑,西到临潼渭南,南到洛南商县,1950年,还到西安东关的药材会上演了 二十多天,影响很大。1956年,张全生、任浪渔等加入了革新社,参加了陕西省第一届皮影木偶观摩会演,获得了演唱奖和表演奖。张全生获得了荣誉奖。张奉军的借赵云获得了二等奖。l956年,老腔借赵云搬上了大舞台演出。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华阴经常活动的班社有七个。在潼关活动的一个,蒲城。
王振中的介绍 王振中(艺名白毛),1937年出生于华阴市太华办南寨村,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老腔名艺人。他不到10岁便开始学习秦腔和眉户,后拜吕孝安为师开始学习华阴老腔。
陕西老腔皮影的盛衰 老腔皮影的盛衰。据已故老艺人张全生口述,老腔皮影的鼎盛时期是清光绪到民国初,当时其祖父张怀英等人名扬华阴、潼关,清末民初,张玉常、张玉卯等亦出彩非凡,响誉二华(华县、华阴)、潼关。尤其是张玉印,嗓音洪亮、气度浑厚,凭借自己的出色技艺和为人手段,与官、商、军交往融通,富贵显达,使自己老腔艺人的身价达到登峰造极的界地:不但家中富有,自持枪械,连演出都有军人为之保镖。当代著名老腔艺人有张凤君、张全生、(二人已故)、王振中、张喜民、张新民、张军民。其中王振中曾参与电影《活着》中的皮影指导和演出,现因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影箱已卖,很少演出。目前仍在演出的,只有双泉村的张喜民、张新民和张军民三个戏班了。其中张喜民戏班的人员最为固定,声誉最高,演出场次也最多。张喜民:班主,前首,现年五十八岁,十六岁学艺,十七岁登台,初始即为前首主唱,不久即红,人赞之:“气死全生,吓死白毛”(注:全生即张全生,白毛即王振中),称之“泉店娃”。张新民为张全生之子,因故将父亲遗留给他的影箱卖了,后悔不已,所幸还有一百余部剧本尚在,演出时有时做前首,有时做其他。张军民的演出也不少,多做前首。张氏三人为五辈内的叔伯。
王振中的主要贡献 在老腔伴奏中,王振中给其增加了一把二胡和一把高板,以增加伴奏音乐的层次,丰富音响效果。此外,改进了月琴的演奏技法,把以肘臂运力的传统硬拨弦法,改为以手腕运力的“弹技”法,采用三把固定指法演奏,使音阶准确,音律纯正,丰富了音色和表现力。他还不断从其他剧种、乐种中吸收营养,以丰富老腔曲牌和打击乐,改革唱腔,如曲牌(神仙之二)、(二流携慢板)、(道白过门)等,都是他吸收和自编的,很受广大群众和艺人欢迎。又如他根据时腔、秦腔的(扬句子)唱腔,把击乐、弦乐和唱腔有机结合在一起,对于表现元帅、武将威武雄壮的气势,十分恰当。又如现代剧《杜鹃山》中柯湘的一段慢板,是他编的新板式,增强了音乐的旋律性、逻辑性,比较准确地刻划了柯湘的人物性格。在唱法上,他运用了强拍弱起和以拍起唱的新唱法,使演唱灵活多变,既符合剧情发展,又自然流畅,色彩丰富。这些探索和追求,使他对老腔的各种板式、曲牌、演技以及常用术语的含义等都了如指掌,并使华阴老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得到了新的艺术提升。“白毛”姓王却也是张氏一族老腔的传承。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对老腔音乐唱腔作了改革,丰富了老腔的演出效果。1993年,张艺谋拍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