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转座能带来哪些遗传学效应,试结合具体的转座因子 转座因子的遗传稳定性

2020-10-10知识11

转座子的发现过程 1926年建立的摩尔根基因学说认为,基因是稳定的,突变是随机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固定不变,基因只能通过交换重组改变自己的相对位置,通过突变改变自己的相对性质.修正。

转座能带来哪些遗传学效应,试结合具体的转座因子 转座因子的遗传稳定性

生物—名词解释:转座子 转座(因)子是基因组中一段可移动的DNA序列,可以通过切割、重新整合等一系列过程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跳跃”到另一个位置。复合型的转座因子称为转座子(trans—poson,Tn)。

转座能带来哪些遗传学效应,试结合具体的转座因子 转座因子的遗传稳定性

各类转座子的转座机理 转座因子或转座子是一类在很多后生动物中(包括线虫、昆虫和人)发现的可移动的遗传因子。一段DNA顺序可以从原位上单独复制或断裂下来,环化后插入另。

转座能带来哪些遗传学效应,试结合具体的转座因子 转座因子的遗传稳定性

转座因子和反转录因子进行转座的机制有何不同 反转录转座子(retrotransposon或retroposon)指通过RNA为中介,反转录成DNA后进行转座的可动元件。这样的转座过程称为反转座作用(retrotrans—position)。

转座因子的简介 转座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细胞中能改变自身位置的一段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转座因子改变位置(例如从染色体上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或者从质粒转移到染色体上)的行为称为转座(transposition)。由于转座因子既能给基因组带来新的遗传物质,在某些情况中又能像一个开关那样启动或关闭某些基因,并常使基因组发生缺失、重复或倒位等DNA重排,所以它与生物演化有密切的关系,并可能与个体发育、细胞分化有关。此外,带有不同抗药性基因的转座因子在细菌质粒间的转座会导致多价抗药性质粒的形成,这将使多种药物药效降低,对人类的健康是一个威胁,因此需要研究解决的办法。另一方面具有独特功能的转座因子已经成为遗传学研究中一种有用的工具

一些遗传学问题。1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 2细菌突变的特点 3DNA染色体基因基因组之间的关系 4原核生物中的转座因子有哪些类型 5野生型噬菌斑和突变型形态特点及形成原因 6简述突变的分类 7同源染色体重组必须的条件有哪些 8简述连锁与交换的遗传机制 9断裂基因的意义 10质量性状与 1 基因型决定表型。2 ①自发性和不对称性。彷徨试验,说明大肠埃希菌对噬菌体的抗性突变在细菌接触噬菌体之前就已经发生;影印试验,进一步证实细菌无须接触用于突变选择的。

基因转座的Ac-Ds转座系统 Ds所导致的解离事件,似乎还受到另外一个因子的控制。麦克林托克观察到,1944年夏天所种植的那批玉米,它们的籽苗幼叶上出现一种奇特的变异类型,即在幼叶上有一对同源区域(它们来自于一对姐妹细胞),其中一半表现为色素减少,而另一半则相应地表现为色素的增多。从这一逆向关系中,麦克林托克领悟到,一定是在有丝分裂期间,两个姐妹细胞中的一个得到了另一个细胞所失去的因子,该因子与调节突变频率有关,或者说它控制着Ds的解离事件,致使同源区域的色素呈现出逆向关系,这就是Ac因子(Activation,意为活化)。Ac与Ds构成一个控制体系,其中Ac的活动是自主的,亦即它能够自发转座(移位),并影响其它基因的表达;Ds的活动是非自主的,因其中央部分发生缺失,失去了自发移位功能,只有当基因组上有同一族的自主因子(如Ac)存在时,才能够转座(移位)。遗传学交换实验表明,Ac相当于一个显性因子,它位于9号染色体长臂上,Ac与Ds隔开一段距离,但却能遥控指挥Ds。但是,当欲精确定位Ac时,才发现Ac本身也可移动,又是一个转座因子!曾被看作是基因不稳定性所导致的玉米籽粒上的斑斑点点,现在通过基因的转座理论,就有了一个合理清晰的说明。从1944年发现最初。

细菌中可转座的遗传因子大致可分为4类? 转座因子或转座子是一类在很多后生动物中(包括线虫、昆虫和人)发现的可移动的遗传因子。一段DNA顺序可以从原位上单独复制或断裂下来,环化后插入另一位点,并对其后的基因起调控作用,此过程称转座。

转座能带来哪些遗传学效应,试结合具体的转座因子 1、引起插入突变,使插入位置上出现新的基因。除了由Is1和Mu引起的插入突变以外,Tn同样能引起插入突变,那么,不管插入的转座因子上带有何种基因,它一方面造成一个基因的。

#突变理论#反转录#科普#基因突变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