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罗隐的“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是什么意思 罗隐的代表诗

2020-10-10知识9

罗隐为何人?有哪些著名的诗句? 罗隐2113(晚5261唐道家学者)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4102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1653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个人作品文集罗隐著述甚丰,但散佚严重,今存诗歌约500首,有诗集《甲乙集》传世,散文名著《谗书》五卷60篇(残缺2篇),哲学名著《两同书》两卷(10篇),小说《广陵妖乱志》《中元传》等,另有书启碑记等杂著约40篇(见《全唐文》)。诗作《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雪》细玉罗纹下碧霄,杜门颜巷落。

罗隐的“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是什么意思 罗隐的代表诗

罗隐的简历 罗隐姓名姓名:罗隐又名:原名横 字昭谏性别:男生卒年:公元前833-公元前909所属文学时期:隋唐五代文学同时期作家:杜荀鹤 韩偓作家生平作家生平罗隐罗隐(833—909)原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十试不中后有退隐之心,乃更名为隐。罗姓原为中土望族,西晋末,永嘉南渡,门第式微,各奔东西,才由湖南长沙迁徙来新,卜居于新登镇东约一里许的双江村。据说,近村鼍江上蒙有青白二气,待罗隐、杜建徽(吴越大将杜棱之子,后为吴越国太师)出,二气乃消。邑人有诗曰:“独异二公生不凡,青白二气波间吐。罗隐所处的时代正是唐王朝走向衰亡之时,“出身论门第,做官靠援引”,科举考试已徒具形式。尽管罗隐的祖父曾做过县令,父亲也应过“开元礼”,但毕竟已是寒族,这就注定了他乖蹇的命运。吴越国著名文士沉崧评价他说:“龆年夙慧,稚齿能文”,而且“才了十人,学殚百氏,名宣寓县,誉播寰区”。然而,由于缺乏权贵的援引,竟然连试不中。他在《谗书》自序中哀叹说:“生少时,自道有言语,及来京师七年,寒饿相接,殆不似寻常人”。罗隐的一生,历唐末文、武、宣、懿、僖、昭、哀七个王朝。《吴越春秋》中说他“十试不中”。他自已在《湘南应用集序》中也提到:“隐。

罗隐的“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是什么意思 罗隐的代表诗

#唐朝#牡丹#香奁体#罗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