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给老人准备老衣是什么意思 农村有句俗语: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是11月是什么意思?

2020-10-10知识12

农村有句俗语: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是11月是什么意思?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已经到了农历的十一月份,今天是农历的十一月初五,距离春节还有不到60天的时间。眼看着春节越来越近,天气也是越来越冷,很多农作物进入休眠期,农民也可以趁机好好休息休息。在农村关于农历十一月有句俗语,那就是“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是11月”,那么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说11月是不紧不慢呢?紧腊月:说到腊月便想到了一句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相信大家对这个童谣都不陌生,记得小时候最期盼的节日就是春节了,一放了寒假早早的把作业写完,大人忙着准备年货,我们小孩子则忙着吃大人们准备好的年货。记得小时候一到了腊月大人们真的好忙,刚进了腊月家家户户便张罗着杀年猪、煮猪肉,把所有的房子都扫干干净净,还要把家里里里外外能洗的都洗干净。妈妈还要接连好几天都要蒸馒头、蒸年糕,还要炸丸子、炸藕盒等等,所以那个时候觉得一到了腊月大人们都好忙,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现在人们过年准备年货是越来越简单了,不再一锅一锅的蒸馒头,洗衣服的事情交给洗衣机,所以很多年轻人都已经体会不到忙碌紧张的腊月了。慢正月:对于小孩子们来说,腊月最开心,但是对于大人。

给老人准备老衣是什么意思 农村有句俗语: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是11月是什么意思?

农村有句俗语: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是11月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有时候也可以说成“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二三月”,这其实与人们的节日和生活氛围有莫大关系,例如一年之中,我们会感觉五月、十月和年底腊月过得比较快,主要是因假期多,假期时间长,人们在娱乐休闲中度过就会感觉时间很快,稍纵即逝!下面结合所了解情况简单聊一下,以供参考:“紧腊月”:字面意思是说腊月过得很快,很充实!要知道,在过去农村以种地为主的年底,往往到了腊月便有过年的氛围,尤其是民间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往往这时办喜事、走亲访友、送礼、杀猪宰羊等民俗活动越来越多,基本上隔三差五就会热闹一番,使得腊月日子过得很充实,时间过得很快!而对于小孩来说,寒冬腊月时往往已经下雪,寒假将至,就会约上伙伴捉迷藏、玩雪、滑冰、放鞭炮等乐趣,感觉一个寒假很快就结束了!不过,时代变迁后农村生活方式也已经改变,随着村里人大多外出打工,往往到了年底腊月二十之后才会有过年氛围,但没有了以前热闹的情景,人与人之间也似乎冷淡了许多,只剩下寒暄和送礼之道,因过年成本上升很快,使得部分人越来越反感过年回家,在一定程度上会感觉腊月比较煎熬吧,故而感觉变慢了!“慢正月”:关于这句话的含义,大家可以想想过完五一和十一。

给老人准备老衣是什么意思 农村有句俗语: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是11月是什么意思?

农村有句老话“50不建房,60不栽树,70不做衣”啥意思?50建房不好吗? 农村有句老话“50岁不建房、60岁不栽树、70岁不做衣”是什么意思?其真的有道理吗?记得有一年春天村里为响应国家的政策搞新农村房屋建设改革,当时只要家里住的是那种老式的砖瓦房都可以去村部申请2万—3万元的政府补贴进行翻修。那个时候我爷爷非常符合条件,所以我爸和大伯稍微商量了一下,准备给爷爷把家里的老房子翻修翻修。我爷爷平日里是一个非常勤俭节约的人,那次奶奶说给家里换一个净水器他弄是没同意,爷爷说吃了大半辈子的山水,也没有见得哪天吃出了问题。面对翻修房屋这样重大的决定,我爷爷肯定是不同意的。爷爷说我今年六十多岁了,都已经是半个身子进黄土的人了,还翻修这样的房子干什么呢!你男老太太在世的时候经常说“五十岁不建房、六十岁不栽树、七十岁不做衣”。还有你们以后逢节过年回来的时候不要再给我们添衣服了,家里衣柜里的衣服都是还是新的,大部分都还没有穿呢!“五十岁不建房”。说的是人到五十岁的时候由于生命经历的太多,所以逐渐的看淡了生活中的所谓的物质条件。其实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个儿孙有福,人人平平安安、大吉大利的家。“六十岁不栽树”。小时候由于家里的山地一直荒废着,父亲便去集市上买了一大堆松树苗回来种,都已经这么。

给老人准备老衣是什么意思 农村有句俗语: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是11月是什么意思?

农村有句俗语: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是11月是什么意思?

农村有句俗语: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是11月是什么意思? “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是冬月”我们这里这句话是这么说的,和题主所说的“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11月”一样,因为农历十一月指的就是冬月。那么眼看着现在已经到了冬月,这句话到底该怎么样理解呢?下边老张就给大家说道说道。一“紧腊月”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科学道理吗?我们都知道腊月也就是每年的农历十一月,这个时候马上就到了过年的时候,中国人的观念自古以来都是团团圆圆,因此每年十一月份 也就是说腊月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里,最主要的是咱们的传统观念里面那月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这些事情往往都和吃和花钱有关系。因此这种情况下,腊月可以分成两个阶段来过,前半阶段尤其是腊月二十三之前,也就是说小年之前,日子过得还算松活,小年过了就是年,可以说日子是一天比一天紧。这个时候不光要扫舍,还要准备过年的东西,还要祭祖,还要给小孩子弄新衣服,还要孝敬家里老人,还要买年货…所以说活非常多,因此小年过后基本上家家都时间非常紧迫,就有了“紧腊月”的说法。二、“慢正月”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说法吗?“小孩盼过年,大人愁过年”这句话放到任何时候都不过时,每年的正月之后蔬菜的价格和肉类的价格都比较高,可以说生活成本比较高,再加上家里。

#腊月#三农#农村#农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