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植物富集系数测定方法 请问 生物富集系数,转移系数,生物累积量分别怎么计算的??

2020-10-10知识3

植物重金属富集系数,用的是植物的干重还是鲜重啊?

植物富集系数测定方法 请问 生物富集系数,转移系数,生物累积量分别怎么计算的??

重金属富集系数的简介 又称生物浓缩系数、生物浓缩率、生物积累率、生物积累倍数、生物吸收系数等。生物体内某种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与其所生存的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的比值。可表示生物富集、浓缩、积累、放大和吸收能力与程度的数量关系。植物和土壤间的富集系数是植物灰分中某物质的浓度与其所生长的土壤中该物质浓度的比值,即植物灰分中某物质的含量与土壤中该物质含量的比值。苏联彼列尔曼(A.I.Perel’man)于1965年把这个数值_称为生物吸收系数(Ax),并据此把植物对元素的累积程度划分为5个元素生物吸收序列。只有Ax>;1的元素,才谈得上在生物体内富集。随着元素测定技术的提高,各种元素的生物吸收系数会有所变化,某些甚至变化很大,不断被以后的学者修正和改进。生物富集系数、生物富集因子(bioconcentration factor,Biological Enrichment Factor,BCF);BCF=Cp/Cs,其中,Cp 为植物地上部分重金属含量,Cs 为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以BCF为指标反映野生植物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应用富集系数法对重金属的富集情况进行评价,其计算式为:式中,EF为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富集系数;Cx为元素x的浓度;CAl为Al元素浓度;s和b为样品和背景。若EF>;1,说明该元素相对富集,。

植物富集系数测定方法 请问 生物富集系数,转移系数,生物累积量分别怎么计算的??

请问 生物富集系数,转移系数,生物累积量分别怎么计算的?? 简而言之就是单位质量的生物量富集的污染物的质量。比如我们做植物修复的,就是mg/g 前两个讲的很清楚,我明白了,重金属的生物积累量的算法还不太明白。。

植物富集系数测定方法 请问 生物富集系数,转移系数,生物累积量分别怎么计算的??

要怎么样理解超富集植物、富集植物、耐性植物三者之间的区别? 简单地说就是超富集植物、富集植物是能收集有毒有害重金属物质,耐性植物是能忍耐但不一定收集。超富集植物是指能超量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并将其转运到地上部分的特殊植物,也称超积累植物。一种植物要想被认定是超富集植物需要满足以下三个要求:第一植物地上部分富集的重金属达到一定的量,是普通植物在同一生长条件下的100倍。对于锌、锰是10000mg/kg,铜、铅、镍、钴、砷是1000mg/kg,镉是100mg/kg;第二,植物地上部的重金属含量高于根部该种重金属含量,其富集系数(植物体内重金属污染浓度与土壤重金属污染浓度的比值)大于1,同时还要满足转运系数(植物地上部分重金属含量与根部重金属含量之比值)大于1;第三,植物在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前提下,没有出现明显的毒害症状。富集植物我没找到明确的定义,如果按照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满足以上三点要求,但第一点要求的富集量要低(个人的理解,因为学术界一般都是对超富集植物的研究较深,定义明确)。耐性植物是指具有某种特殊的生理机制、在重金属严重污染的环境中也能够生长、繁殖的一类特殊植物。这类植物不一定会在体内富集重金属,而是有别的方法应对。

什么叫富集系数法,元素相关分析法及两者又是怎样计算的?又称生物浓缩系数、生物浓缩率、生物积累率、生物积累倍数、生物吸收系数等。生物体内某种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与?

植物根系富集系数和植物叶富集系数的区别

重金属富集系数的四个标准 一是临界含2113量标准,如镉的临界含量是100毫克/千克,5261锌、锰4102超过1万毫克/千克,铅、铜等超过1000毫克/千克;二是1653植物地上部分的重金属含量要大于根部;三是和没有污染的植物相比,生物量(植株大小、茎叶生长状况等特征)不能明显减少;四是要考虑富集系数,就是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一定要大于土壤中的含量,即富集系数大于1,至少当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高到足以使植物体内富集的含量大于超富集植物临界含量。

测试污染土壤中的Cd含量过程中,种植物前需要对土壤测什么指标? 土壤是由矿物2113质、有机质、土壤水分5261及土壤空气四个部分组成的。4102根据各个1653组分的含量的不同可以判断土壤的发育程度。红壤根据矿物质的不同阶段可分为砖红壤性红壤、砖红壤及铁质红壤。砖红壤发育在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下强富铝化酸性土壤,在中国分布面积较小。海南岛砖红壤的分析资料表明:风化度很高,粘粒的二氧化硅/氧化铝比值(以下同)低于1.5,粘土矿物含有较多的三水铝矿、高岭石和赤铁矿,阳离子交换量很少,盐基高度不饱和。燥红土热带干热地区稀树草原下形成的土壤,分布于海南岛的西南部和云南南部红水河河谷等地,土壤富铝化程度较低,土体或具石灰性反应。赤红壤发育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具有红壤和砖红壤某些性质的过渡性土壤。红壤和黄壤均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生成的富铝化酸性土壤,前者分布在干湿季变化明显的地区,淀积层呈红棕色或桔红色,剖面下部有网纹和铁锰结核,二氧化硅/氧化铝比值为1.9~2.2,粘土矿物含有高岭石、水云母和三水铝矿;后者分布在多云雾,水湿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川、黔两省为主,以土层潮湿、剖面中部形成黄色或蜡黄色淀积层为其特征,粘土矿物含有较多的针铁矿和褐铁矿。红壤系列的土壤适于发展热带。

#植物#重金属#土壤重金属污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