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赠汪伦情怀 《赠汪伦》全诗诗意及赏析

2020-10-10知识14

《赠汪伦》一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一掷千金而不惜。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钦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

赠汪伦情怀 《赠汪伦》全诗诗意及赏析

《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那么赠汪伦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下面我们一起俩看看。中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

赠汪伦情怀 《赠汪伦》全诗诗意及赏析

《赠汪伦》表达的什么情感的? 《赠汪2113伦》表达了诗人李白对汪伦深情5261相送的感激之情,这是一首4102送别诗,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1653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李白信手拈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赠汪伦》唐代 李白原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译文:李白坐上小船刚要离开,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桃花潭水即使深有千尺,也比不上汪伦相送之情。扩展资料:《赠汪伦》创作背景:此诗约为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李白自秋浦往游泾县(今属安徽)桃花潭时所作。汪伦是李白的友人。此诗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送别诗。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李白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

赠汪伦情怀 《赠汪伦》全诗诗意及赏析

赠汪伦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写出了送别时的不舍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意思是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e68a84e8a2ade799bee5baa631333431343735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扩展资料:作品鉴赏中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诗的前半是叙事,描写的是送别。

赠汪伦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

李白的《赠汪伦》这首诗是不是名过于实了?你怎么看? 李白的赠汪伦这首诗是不是名过于实了?首先我们应该把诗仙李白的《赠汪伦》的这首诗附下:《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词描述李白他自己准备乘舟远行,突然闻到岸上踏歌声,这踏歌声是唐代唱歌的方式,唱歌时脚踏着地随歌节拍响起了!李白目睹好友隆重的来欢送他,于时他激动极了。因为汪伦在任泾县令后,卸任后,在泾县的桃花潭畔居住,而李白从秋浦前往泾县游桃花潭,一来二往俩人深交了,汪伦经常用美酒款待他,俩人赏景论诗,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在李白准备离开桃花潭时,好友汪伦用特别的方式去欢送李白,这友情多深啊。看得出他俩的情谊多好啊。所以李白才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两句诗来证明李白自己与汪伦的深厚感情比潭水还要深呢。我怎么看?我一点都没有觉得他的诗名过于实,反倒感觉恰到好处的他点到要点、重点,如果李白没有将当时的踏歌声写出来,他这首诗就失去了它的意义,而形容他与汪伦之情谊比桃花潭水深,这用夸张手法来形容他俩的友情,从中也感觉到汪伦的情深厚意。李白的诗能在一千多年至今还被传颂着,证明他真是用心去写的,进一步证明了李白对友人的情谊是很感恩的,他。

赠汪伦 这首诗它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作者通过对周边景色和汪伦言行行的描写表达了对汪伦的感激不舍之情与对大自然的热爱

#李白#汪伦#赠汪伦#踏歌#诗歌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