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两个连锁群基因 对黄瓜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有哪些?

2020-10-10知识60

基因定位的基因测定 非整倍体测交法可以用来测定基因属于哪一个常染色体。用常染色体隐性突变型纯合体(a/a)和野生型二倍体(+)杂交,再用子一代杂合体(a/)和隐性亲本回交,在它们的子代中表型是野生型的和表型是突变型的各占50%(见孟德尔定律)。杂交 a/a×+回交 a/×a/a回交子代 a/a a/突变型 野生型比例 1∶1如果常染色体隐性突变型纯合体和某一染色体的野生型三体(+)品系(见染色体畸变)杂交,子一代中的三体个体再和隐性亲本回交,在它们的子代中野生型和突变型之比是5∶1而不是1∶1。如果常染色体隐性突变型纯合体和某一染色体的野生型单体品系(+)杂交,在子一代中就出现50%的突变型个体,而不是100%的野生型。杂交 a/a×+子一代 a/∶a野生型 突变型比例 1∶1根据上述三种不同的杂交结果,可见只要具备相当于每一染色体的一系列三体和单体品系,便能从杂交子代的突变型和野生型的比数中判断任何一个突变基因所属的染色体。小麦是多倍体植物,多倍体植物增加或减少一个染色体不会使它的生活力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容易建立整套三体或单体品系,使基因定位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除了小麦等植物以外,这一方法也用在酵母菌的遗传学研究中。由于子囊菌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四分体包被在一个。

两个连锁群基因 对黄瓜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有哪些?

结球甘蓝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是怎样的?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形式,它以蛋白质、核酸分子的突变为基础,检测生物遗传结构及其变异。目前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应用较多的是RFLP、RAPD、AFLP、SSR及SCAR等标记。这些分子标记方法在甘蓝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中得到较广泛应用,包括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与其他芸薹属作物及拟南芥基因组的比较作图,重要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基因定位,遗传资源的进化、亲缘关系与分类研究,核心种质的构建等。(一)分子标记在结球甘蓝种质资源研究及辅助育种中的应用1.分子标记在结球甘蓝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Phippen等(1997)利用RAPD技术分析了14份来源不同但表型与“Golden Acre”相似的甘蓝品种,发现这些材料可以归为4类,如果选择每一类作为一个样品来保存,每一个再生循环(大约20~25年)只会损失绝对变异的4.6%,而保存的费用却将减少70%。李志琪、刘玉梅等(2003)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组多年育成的52份结球甘蓝骨干自交系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根据品种间DNA片段的差异,应用SPSS软件计算出样品间的相似系数SM。以欧氏距离作为类间距离,通过分层聚类的方法进行聚。

两个连锁群基因 对黄瓜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有哪些?

遗传学题目:已知某生物的两个连锁群如下图: 试求杂合体AaBbCc可能产生配子的类型和比例。

两个连锁群基因 对黄瓜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有哪些?

#基因合成#科普#性状分离#染色体结构变异#连锁交换定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