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谒金门》典故 辛弃疾谒金门·和陈提干词的大意是什么?

2020-10-10知识5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什么含义 风乍起,吹2113皱一池春水大意为春风乍起5261,吹皱了一池碧水。出自诗人冯4102延巳的《谒金门·风乍起》。1653原文:谒金门·风乍起【五代】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译文: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我闲来无事,在花间小径里逗引池中的鸳鸯,随手折下杏花蕊把它轻轻揉碎。独自倚靠在池边的栏杆上观看斗鸭,头上的碧玉簪斜垂下来。我整日思念心上人,但心上人始终不见回来,这时候忽然听到喜鹊的叫声。扩展资料:作品特色冯延巳擅长以景托情,因物起兴的手法,蕴藏个人的哀怨。这首诗写得清丽、细密、委婉、含蓄。这首脍炙人口的怀春小词,在当时就很为人称道。尤其“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是传诵古今的名句。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点明时令、环境及人物活动。下片以抒情为主,并点明所以烦愁的原因。参考资料:-谒金门·风乍起

《谒金门》典故 辛弃疾谒金门·和陈提干词的大意是什么?

吹皱一江春水,干卿何事。是出自哪儿呢? 出自南唐2113·冯延巳《谒金门》词:“风乍起,吹皱一池5261春水。4102”原词如下:风乍起,吹皱1653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扩展资料:五代时期,南唐皇帝李璟对带兵打仗治理朝政不感兴趣,只喜欢吟诗作词,他写《摊破浣溪沙》:“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他见宰相冯延巳的《谒金门》就取笑他“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延巳风趣地说不及他的:“小楼吹彻玉笙寒”。参考资料:_干卿何事

《谒金门》典故 辛弃疾谒金门·和陈提干词的大意是什么?

求“吹皱一池春水”的解释 chuī zhòu yī chí chūn shuǐ原形容风儿吹指水面,波浪涟漪。后作为与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闲事的歇后语。南唐·冯延巳《谒金门》词:“风乍起。

《谒金门》典故 辛弃疾谒金门·和陈提干词的大意是什么?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什么意思? 意思是: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乍:忽然。这句话出自南唐词人冯延巳的作品《谒金门·风乍起》,全词为: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吹皱一江春水,干卿何事。是出自哪儿呢? 发展时光飞逝1月4日干卿何事典故:南唐定都建康(今南京),中主李璟喜爱诗词,他的《摊破浣溪沙》中有:“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之句。而冯延巳的《谒金门》中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李璟拿这句词和冯延巳开玩笑说:“‘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延巳回答说:“不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

辛弃疾谒金门·和陈提干词的大意是什么?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情深灯渐灭,一身都是月什么意思 不好意思,题主,这句是我一阕词《谒金门》的结句。几个月前就看到这个问题了,本等着看有人能否说出我的心声,如今我还是自己来吧。先声明这阕《谒金门》最后一句是“读到。

《你说,后来》这个里面有多少典故? 你说彼岸灯火,心之所向;后来渔舟唱晚,烟雨彷徨。你说帘外海棠,锦屏鸳鸯;后来庭院春深,咫…

与南京的历史典故 在我国常用的典故里面,有很多都是出自南京或者和和南京有关的。今天就给大家具体分享一下与南京有关的历史典故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与南京有关的历史典故 1。.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什么意思?这句出自冯延巳《谒金门》的词句有个小小典故:当这位宰相念完这首词后,南唐皇帝取笑他说:“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冯延巳#鸳鸯#谒金门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