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天坛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天坛内的主要建筑及功能有哪些

2020-10-10知识7

北京天坛有哪些主要建筑? 北京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 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圆丘坛。圆丘坛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北圆,象征。

天坛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天坛内的主要建筑及功能有哪些

天坛的建筑风格是什么 “欧洲中世纪建筑风格”以封建领主经济占统治地位,城堡式建筑盛行。天坛建筑的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以表现“天”的至高无上。在布局方面,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线以东,而圜丘坛和祈年殿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这些都是为了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阔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就单体建筑来说,祈年殿和皇穹宇都使用了圆形攒尖顶,它们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层层收缩上举,也体现出一种与天接近的感觉。天坛还处处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北圆南方的坛墙和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的设计,都寓意着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而主要建筑上广泛地使用蓝色琉璃瓦,以及圜丘坛重视“阳数”、祈年殿按天象列柱等设计,也是这种表现手法的具体体现。

天坛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天坛内的主要建筑及功能有哪些

天坛主要有哪些建筑?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谷”的地方,位于北京市区东南隅,占地273公顷,有坛墙双重,分内坛和外坛。主要建筑都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座高2.5米,宽28米,长360米的丹陛桥连成一组布局完整,体型优美,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建筑群。有些建筑还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声学、几何学原理,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科学极其珍贵的遗产之一。北面的祈年殿,前身是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建的大享殿,屋顶原用上蓝中黄下绿三色琉璃瓦。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缮此殿时,一律改用蓝色琉璃瓦。祈年殿下面是面积为5900平方米,高为6米的三层汉白玉圆形台基。围墙呈方形,象征天圆地方。祈年殿高38米,直径32.72米,三层蓝色琉璃瓦檐,逐层收缩向上,象征与天相接。殿顶冠有鎏金宝顶,光彩夺目。大殿的结构很独特,中部四根龙井柱,高19.2米,代表一年四季,中层12根金柱象征一年12个月,外层檐柱12根表示12个时辰。内外柱24根又象征24节气。殿内地面正中是一块圆形大理石,带天然龙凤花纹,与殿顶中央的蟠龙藻井,遥遥相对,四周天花图案,亦呈圆形,金描彩绘,显得十分富丽堂皇。南面的皇穹宇原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

天坛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天坛内的主要建筑及功能有哪些

北京的天坛有什么建筑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天坛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北京天坛的建筑有什么特色? 北京天坛地处北京城的东南部,在故宫正南偏东方向,正阳门外东侧,是我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和祈谷的地方。北京天坛中的两道垣墙把天坛分成内坛和外坛两个部分。。

天坛建筑有哪些特点? 天坛位于北京市崇文区,是明清帝王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场所,是我国现存最 大的一处坛庙建筑。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最初实行天地合祀,叫做天地坛,历经十四 年。

#建筑#琉璃瓦#天坛#圜丘坛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