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老舍茶馆的艺术成就 老舍《茶馆》的结构艺术和语言艺术?

2020-10-10知识3

茶馆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今年,是“人2113民艺术家”老舍先生5261诞生105周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4102讨老舍先生的名剧1653《茶馆》,感到很荣幸。一,“葬送三个时代”的写作目的3幕话剧《茶馆》是老舍1956至1957年间的作品。它是作家一生中最优秀的戏剧创作,正像曹禺先生所说,它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共和国建立之后的17年里,老舍写小说很少,却写了不少的戏。写《茶馆》之前,1955年他写了话剧《春华秋实》,1956年写了话剧《西望长安》,在《茶馆》之后,1958年写了《红大院》、1959年写了《女店员》和《全家福》…《茶馆》跟这些配合时事政治的作品,在题材、风格以及创作模式上,都大不一样,他重新写起了解放前写惯了的“陈年往事”。其实,老舍写《茶馆》,本来也是想要配合时政宣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在1954年公布,作者抚今追昔感慨不少,觉得该写个说明新宪法得来不易的戏,用来教育青少年。于是,1956年他动笔写了一个4幕6场的话剧,戏里人物众多,由光绪年间一直写到解放前夕北平学生“反饥饿、反迫害”运动,戏里的主要人物是兄弟3人。老舍把初稿,拿到北京人艺,读给院长曹禺、总导演焦菊隐等人,征求意见。曹禺他们感觉,这部作品,最精彩的,是第1。

老舍茶馆的艺术成就 老舍《茶馆》的结构艺术和语言艺术?

老舍《茶馆》的结构艺术和语言艺术? 1.“以人为主”的结构模式:(1)《茶馆》最大的特色是“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2)这种结构的特点在于,不以故事情节为结构线索,而以人物活动为结构要素,主要人 物。

老舍茶馆的艺术成就 老舍《茶馆》的结构艺术和语言艺术?

浅谈《茶馆》的艺术特色

老舍茶馆的艺术成就 老舍《茶馆》的结构艺术和语言艺术?

茶馆在艺术上的成就有哪些 《茶馆》艺术2113成就。一,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使5261命感。1,给人以希望。41022,立足今天,1653回顾过去。二.塑造各种鲜明的人物形象。三.语言朴实凝练,具有浓郁的北京口味。四.批判讽刺与赞美同情相结合。从第一幕的晚清戊戌变法到第二幕的民国初的军阀混战,一直写到第三幕的抗战结束,历经半个世纪,这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在《茶馆》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用老舍的话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曹禺先生晚年评价说:“《茶馆》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与一般的戏剧作品不同,《茶馆》不是要讲述某个具体故事,它要表现的是三个历史时期所代表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现状,用老舍的话来说,就是要“葬送三个时代”。《茶馆》的创作宗旨就在这里。一向不熟悉政治斗争的老舍采用避生就熟的写作办法,用他了如指掌的社会文化变迁来折射社会的政治变迁。《茶馆》对旧时代大众精神危机的刻画主要借助于剧中的三个关键人物-王利发、秦仲义和常四爷来完成的。老舍通过对三个善良、质朴、正直人物命运悲剧的凭吊,痛诉了那个时代的怪异和丑陋。

A.什么叫“革命样板”戏? B.老舍《茶馆》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是什么? C.什么叫“第四种剧本”? A.什么叫“革命样板”戏?B.老舍《茶馆》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是什么?C.什么叫“第四种剧本”?A.样板戏”的创作,在“文革”期间,被描述为是与“旧文艺”决裂的产物,强调它们。

《茶馆》的思想喝艺术成就 《茶馆》一剧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使命感,紧扣时代的脉搏,将光明和希望的种子拨撒于人们的心田。在人物的塑造上,老舍先生独具匠心,用较多的笔墨塑造出六七十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包括各行各业,可谓是一部话剧描写了一个社会。在语言的锤炼上,老舍先生精心推敲,大胆创新,使人读后既觉得亲切熟悉,又觉得耳目一新,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老舍先生在批判讽刺旧事物的同时,也给予了那些积极进取的或没落的小人物无限的赞美和同情,给了人民以光明和希望。由此可见,《茶馆》这幕话剧笔法凝练,写作技巧娴熟而自然,语言运用含蓄而恰当,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艺术成就上都取得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正文: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其作品以其水平之深,艺术成就之高而闻名于世,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而最能将老舍剧作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的便是三幕话剧《茶馆》。《茶馆》发表于1957年,老舍先生用他那一贯的凝练的笔法,含蓄独道的语言,巧妙的通过对北京一个茶馆—裕泰大茶馆在清朝末年、军阀混战时期、解放之前所遭受的不同的压迫,结果却是相同命运的描写,使旧中国那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老舍#文化#艺术#茶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