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大卫赫克歇尔理论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由()提出。A.大卫·李嘉图B.赫克歇尔—俄林C.亚当·斯密D.克鲁格曼

2020-10-10知识19

试述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与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理论(即H-O理论)的联系和区别 新古典的H-O要素禀赋理论,从要素禀赋结构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所导致的要素相对价格在国际间的差异方面来寻找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克服了李嘉图模型中关于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假定的局限,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大卫赫克歇尔理论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由()提出。A.大卫·李嘉图B.赫克歇尔—俄林C.亚当·斯密D.克鲁格曼

试述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与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理论(即H-O理论)的联系和区别 试述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与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理论(即H-O理论)的联系和。

大卫赫克歇尔理论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由()提出。A.大卫·李嘉图B.赫克歇尔—俄林C.亚当·斯密D.克鲁格曼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俄林的国际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 国际分工学说 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学说 斯密在其代表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并以此作为他反对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和保护贸易政策的重要。

大卫赫克歇尔理论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由()提出。A.大卫·李嘉图B.赫克歇尔—俄林C.亚当·斯密D.克鲁格曼

简述国际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 劳动 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的劳动学说的国际分工学说 史密斯代表的书,“国富论”,提出了劳动的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理论,作为他反对再重商主义的“贸易平衡”和贸易政策。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由()提出。A.大卫·李嘉图B.赫克歇尔—俄林C.亚当·斯密D.克鲁格曼 正确答案:D解析:规模经济贸易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提出来的。

要素禀赋理论的提出者是( )A.赫克歇尔 B.大卫李嘉图 C.亚当斯密 D.凯恩斯 参考答案:A

要素禀赋理论是由经济学家()提出。A.大卫·李嘉图B.赫克歇尔—俄林C.亚当·斯密D.克鲁格曼 正确答案:B解析:要素禀赋理论是由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一俄林提出。

简述国际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亚当?斯密(1723-1790)的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指在某一商品的生产上,一国所消耗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国,在生产效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因而该国可以生产并出口该种商品。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享有盛誉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这一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地域分工论的基础之上的。他从微观的个体即个人、家庭,递推到国家、社会来阐述地域分工的合理性,认为:“如果购买所费,比较家内生产所费为7a64e58685e5aeb931333332633630小,就一定不宜于家内生产,那是贤明的家主都知道的格言”。②他强调绝对优势理论有一个基本前提,包括自然资源优势、气候条件优势,生产技术优势等等。由此可见,绝对优势理论建立在绝对优势的基石之上。一国在某一或更多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其产品成本则较低,继而参与国际市场的交换与竞争。如果一国没有一种产品在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那该如何呢?斯密没有解释。可见,绝对优势理论只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的一种情形,即在生产上各具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获得利益,没能阐释国际贸易的普遍规律。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以其所处的历史条件为背景,反映了英国工业。

绝对优势理论是()在18世纪提出的。A.克鲁格曼B.大卫·李嘉图C.赫克歇尔和俄林 正确答案:D本题考查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亚当·斯密在18世纪提出的。

国际贸易的三个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 1、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2、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比例说\"和里昂惕夫反论。3、保护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试图解释为什么有国际贸易,以及作为一个国家应当如何对待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以及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四大阶段。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扩展资料:国际贸易的作用:一、国际贸易对国民的作用1、增加国民福利。2、满足国民不同的需求偏好。3、国际贸易提高国民生活水平。4、国际贸易影响国民的文化和价值观。5、提供就业岗位。二、国际贸易对企业的作用1、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2、在产品品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3、有利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4、有利于企业自我改进能力的提高。5、有效地避免产品责任。三、国际贸易对单一国家的作用1、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2、延续社会再生产。3、促进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4、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5、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国内产业结构。6、增加财政收入。7、加强各国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四、国际贸易对世界的作用1、国际。

#宏观经济#国际分工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