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胡为佛的化胡由来 初期的佛教传扬不易,所以常依附于黄老道教而行。佛教攀援道教老子大抵可以从东汉明帝时楚王英说起,《后汉书》说其“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黄老、浮屠可以共祠,除佛教初期为了阐教刻意依附老子(老子“我有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和佛教重慈悲、戒贪、谦卑相同,可以比附)外,还和当时流传老子入胡为浮屠有关。《后汉书》之《襄楷传》所说:“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老子化西胡品》引《太平经》云:“老子往西越80余年,生殷周之际也”(《太平经》撰成在襄揩前)。并且,这种说法,未必出自道教徒,有可能是佛教初传,为求在中土流行,而刻意攀附。佛教攀附道教,混老子浮屠为一,自佛教传入伊始就是如此,似乎一直沿袭到汉末,汉献帝时牟融《牟子理惑论》中依然混佛老为一。到了三国魏末,鱼豢《魏略 西戎传》沿成其意说:“《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61303032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属弟子,别号二十有九。到了西晋惠帝世,道士王浮根据汉魏流传下来的传说编造了《老子化胡经》。上述老子化胡的说法,从汉至西晋,少有佛徒提异议,然而自东晋中叶后,佛教的势力渐盛,。
汉书注释版最好的版本是哪个? 清代乾隆年间武英殿刊印的“殿本”和清代同治年间的“局本”都是较好的版本。尤其是商务印书馆的百衲本,系影印北宋的景佑本而成,其中很少错误,是《汉书》的善本。现在新出版的中华书局《汉书》标点铅印本,是经过了专家学者的精校,又为之标点,读起来更为方便。《汉书》多用古字古义,文字艰深难懂,以至班固同时代的人,竟必须为《汉书》作音义的注解方可读懂。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自东汉至南北朝期间,为《汉书》作注的大约就有近20家,而其中以注释音义居多。关于《汉书》的注本,唐以前诸家所注都已失传。清代王先谦(补注:王先谦,长沙人,字益吾,号葵园:室名虚受堂。王先谦学术成就最大的方面是史学。其仿经疏体例注释旧史的代表作是《汉书补注》。该书旁采诸家之说,经多年穷究,使疑难不解之处得以通晓,因而至今仍受国内外史学界推崇。其他的注释著作《后汉书集解》、《新旧唐书合注》等也颇见功力,被后代史学史专家评为“王氏所作补注、集解诸作,都是校注书中标准的著作。汇集唐以后四十多家意见作成的《汉书补注》。这些注释,对于《汉书》中的字音、字义和史实等均有详细考证,为我们阅读《汉书》提供了便利,成为今天使用《汉书》的重要。
汉书历代都有哪些版本? 《汉书》多用古字古义,文字艰深难懂,以至于班固同时代的人,竟必须为《汉书》作音义的注解方可读懂。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自东汉至南北朝期间,为《汉书》作注的大约就有近20家,而其中以注释音义居多。关于《汉书》的注本,唐朝以前诸家所注都已失传《汉书》者主要有唐朝的颜师古《汉书注》、清朝王先谦《汉书补注》。传世另有考订版本:《读汉书杂志》(清朝·王念孙),《汉书注校补》(清朝·周寿昌),长于音训和文义。《汉书疏证》(清朝·沈钦韩),《汉书辨疑》(清朝·钱大昭),《汉书管见》(清朝·朱一新),《汉书琐言》(清朝·沈家本),精于考证,训诂和校勘也颇有可取。《汉书窥管》(民国·杨树达),长于训诂校勘。《汉书新证》(现代·陈直),系统利用居延和敦煌出土的汉简、汉碑、秦汉铜器、漆器等古器物文字,秦汉印玺、封泥和瓦当等文字,以作新证,多所发明。其中对《百官公卿表》的发伏疏证,尤为精当。
李贤注汉书是怎么回事?注是写什么? 《后汉书》原来通行的注本,纪传部分是唐高宗的儿子章怀太子李贤注的,他注范书着重训诂,跟刘昭不同.王先谦说他注后汉书不比颜师古注汉书差,可惜非一手所成,不免有漏略之处.实际上他立为皇太子以后,才跟张大安等共注后汉书,到他被废为庶人,注书工作结束,前后只有六年,没有充裕的时间详细校订,漏略再所难免.何况他们的注书工作似没有全部完成,如南匈奴传的注,复沓纰谬,至于不可究诘,体例和文字也跟前后各卷不同,可能不是出于他们之手,而是后人补撰.重点是解释文字,但也参考其他东汉史书;对史实有所补正,为各志作注的是南朝梁刘昭.梁书刘昭传说他“集后汉同异,以注范书”,可 见他注范书略同于裴松之注三国志,偏重于事实的补充而略于文字的训诂.八篇志的注,就是这样的.此外,清惠栋的《后汉书补注》、王先谦的《后汉书集解》这两家注,也颇受人们重视
《汉书》和《后汉书》的资料
《春秋》与《左传》、《谷梁传》、《公羊传》的具体关系是什么? 相传孔子以鲁国史料为依据写的《春秋》,并按时间顺序对历史事件大略记载。《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都是详细阐释《春秋》的书,左、公羊、谷梁相传都是作者的姓氏。其中《左传》对《春秋》的阐释重在记事,将很简单的记载详细补充,因为是以记叙为主的史料,所以今天提得最多;而《公羊传》是根据《春秋》里的句子,专门阐发微言大义;《谷梁传》则是解释《春秋》里的字词,并说明义理。
《汉书》的古注有哪些? 汉书音义3卷(隋萧该撰清臧庸辑)拜经堂丛书本附叙录 木犀轩丛书本附补遗 二十四史订补第2册 隋萧该第29-58页 光绪24年刻本 汉书音义1卷(隋萧该撰清蔡寿昌辑)未见传本,蜕石文抄有序 汉书音义1卷(隋萧该撰清王仁俊辑)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汉书注拾遗(失名)稽瑞楼书目著录抄本1册(汉书的清人注本较多.全录如下:有关《汉书》的重要考订之作,有如下数种:清王念孙《读汉书杂志》,清沈钦韩《汉书疏证》,清周寿昌《汉书注校补》,清钱大昭《汉书辨疑》,清朱一新《汉书管见》,清沈家本《汉书琐言》,近人杨树达《汉书窥管》,近人陈直《汉书新证》。王、周之作,长于音训文义。二沈、钱、朱诸氏精于考证。杨树达之训诂校勘也颇有可取。惟陈直别开生面,系统利用居延和敦煌汉简、汉碑、秦汉铜器、漆器等古器物文字,秦汉印玺、封泥和瓦当等文字,以作新证,多所发明。其中对《百官公卿表》的发伏疏证,尤为精当。此外,金少英《汉书食货志集释》是研究汉代经济的重要参考书。岑仲勉的《汉书西域传地里校释》则是研讨西域地名沿革的必读书。清末王先谦集六十七家考订之作的精华,撰《汉书补注》。其个人发明虽不多,但综合抉择能力极强,成就斐然,至今无可替代,是阅读。
《汉书》是中国第一部什么书?记载了什么历史? 1、《汉书》是2113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52612、《4102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1653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3、《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颜师古释注,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4、作者简介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东汉历史学家班彪之子,班超之兄,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卒于东汉和帝永元四年,年六十一岁。班固自幼聪敏,“九岁能属文,诵诗赋”,成年后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著有《白虎通德论》六卷,《汉书》一百二十卷,《集》十七卷。
六朝至唐,《史记》、《汉书》分别主要有哪些注本?请举例说明《汉书·苏武传》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史记》一书在司马迁死后略有缺佚,由西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