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植物生理学中何为稳态

2020-10-10知识8

下列关于美国生理学家坎农对内环境稳态维持机制的解释,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 A.内环。 B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植物生理学中何为稳态

脱落酸、赤霉素对植物分别有什么作用?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是指能引起芽休眠、叶子脱落和抑制生长等生理作用的植物激素。它是人们在研究植物体内与休眠、脱落和种子萌发等生理过程有关的生长抑制物质时发现的。1961年刘(W.C.liu)等在研究棉花幼铃的脱落时,从成熟的干棉壳中分离纯化出了促进脱落的物质,并命名这种物质为脱落素(后来阿迪柯特将其称为脱落素Ⅰ)。1963年大熊和彦和阿迪柯特(K.Ohkuma and F.T.Addicott)等从225kg 4~7天龄的鲜棉铃中分离纯化出了9mg具有高度活性的促进脱落的物质,命名为脱落素Ⅱ(abscisinⅡ)。在阿迪柯特领导的小组研究棉铃脱落的同时,英国的韦尔林和康福思)领导的小组正在进行着木本植物休眠的研究。几乎就在脱落素Ⅱ发现的同时,伊格尔斯(C.F.Eagles)和韦尔林从桦树叶中提取出了一种能抑制生长并诱导旺盛生长的枝条进入休眠的物质,他们将其命名为休眠素(dormin)。1965年康福思等从28kg秋天的干槭树叶中得到了260μg的休眠素纯结晶,通过与脱落素Ⅱ的分子量、红外光谱和熔点等的比较鉴定,确定休眠素和脱落素Ⅱ是同一物质。1967年在渥太华召开的第六届国际生长物质会议上,这种生长调节物质正式被定名为脱落酸。激素(hormones)又称化学信使,是特定细胞合成的能。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植物生理学中何为稳态

植物生理学答案? 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A.体液性调节B.自身调节C.正反馈调节D.负反馈调节E.前馈【答案】D2.生物体内环境稳态是指A.细胞外液理化因素保持不变B.细胞内液理化因素不变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D.细胞内液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E.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答案】C3.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A.动作电位B.静息电位C.刺激D.反应E.阈值【答案】E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B.反应C.神经冲动D.正反馈调节E.负反馈调节【答案】A5.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排尿反射B.减压反射C.分娩D.血液凝固E.排便反射【答案】B6.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A.收缩反应B.分泌C.神经冲动D.电位变化E.离子运动【答案】D7.可兴奋细胞包括A.神经细胞、肌细胞B.神经细胞、腺细胞C.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D.神经细胞、肌细胞、骨细胞E.神经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答案】C8.下列哪些活动属于条件反射A.看到酸梅时引起唾液分泌B.食物进入口腔后,引起胃腺分泌C.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加D.寒冷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E.。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植物生理学中何为稳态

怎样提高高中生物成绩?有哪些较好的方法? 提问原因在于知乎上涌进了不少高中学生,为了给高中同学们帮助提这个问题,如果你高中生物学习有自己的心…

整理高中生物教材中 各个科学家发现的定律或者是发现的结论 以及他们使用的方法 必修一一、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涉及几个重要科学家1、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2、列文虎克: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但没用“细胞”来描述其发现。3、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4、维尔肖: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5、欧文顿: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6、罗伯特森: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结构的“单位膜”模型。7、桑格和尼克森:在“单位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为多数人所接受三、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8、斯帕兰札尼:意大利人,。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细胞内液(2/3)体液细胞内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2、体液之间关系:血浆细胞内液 组织液 淋巴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 Na2HPO4/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9、稳态的调节:神经 体液 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神经纤维上 双向。

求高中生物所有课本上出现过的科学家的名字,生活的年代,国籍,主要的成就。。跪求,坐等

#脱落酸#科普#科学#赤霉素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