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发展历史? 会计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文字出现之前,我们就用符号、图画记录狩猎的收获。在我国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会计主要用来管理国家层次上的财政收入与支出,而民间所用的会计。
会计产生的根本原因 会计之所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产生了财产的差别,因此必须计算私有财产的得失,这样就产生了计算得失的方法,即会计。。
在古代,会计叫什么? 在私人商号做会计的叫“账房”在国家机关做财务工作的叫“主计”
“四柱结算法”原理及其发展历程“旧管”、“新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会计结算方法—四柱结算法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们和“开除”、“见在”一起构成了“四柱结算法”的。
四柱结算法
“四柱结算法”原理及其发展历程“旧管”、“新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会计结算方法—四柱结算法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们和“开除”、“见在”一起构成了“四柱结算法”的基本要素。“旧管”的基本含义即“期初余额(或上期结存)”,“新收”的基本含义即“本期增加额”,“开除”的基本含义即“本期减少额”,而“见在”的基本含义则为“期末余额”。四柱结算的基本公式为“旧管+新收-开除=见在”。因此用现代的话来讲,“旧管、新收、开除、见在”就是进行会计核算及会计结算的四大要素。古人形象地把它们比喻为支撑大厦的四根支柱,缺一而不可,故名“四柱结算法”。根据专家的研究考证,在中国唐代中期的官厅会计核算中,已有了“四柱”基本名目的运用[3],开始由“三柱结算法”向“四柱结算法”过渡。从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及长兴二年(公元931年)沙州净土寺编制的年终会计结算账单中已可以看出“四柱结算法”在唐代后期业已创立,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运用。沙州净土寺为唐代传下来的古老寺院之一,后唐同光三年距李唐王朝灭亡仅十八年,后唐长兴二年亦仅隔二十四年,故该寺后唐年间的会计水平及对“四柱结算法”的运用,可以说与唐代后期的水平基本。
四柱清册中的四柱相当于现在账簿的什么? 四柱清册是旧管(相当于“上期结存”)、新收(相当于“本期收入”)、开除(相当于“本期支出”)、实在(相当于“本期结存”)四个部分。通过“旧管十新收=开除十实在”(即上期结存十本期收人=本期支出十本期结存)这一平衡公式,加以总结,既可检查日常记账的正确性,又可系统、全面和综合地反映经济活动的全貌。这是我国古代会计的一个杰出成就,即使在现代会计中,仍然运用这一平衡关系。
四脚账的格式 “四脚账”采用中式账簿通用的格式,即一张账页以中线为间隔,上收下付,或上来下去。相关账页及账页之中记录方向的选择,完全遵循相关经济业务所引发的资金流动方向而定,资金的来源方向记录在相关账页的来账方向,也即账页的上方,收方;资金的终极去向则记录在相关账页的去账方向,也即账页的下方,付方。例如发生了下面一笔经济业务:商人韦福于光绪甲申年荷月投资白银二千五百两经营韦福布庄,其中白银二千两存在旺发钱庄,另外五百两存放在布庄钱柜备用。“四脚账”账务记录时分析资金的来龙去脉如下:资金二千五百两全部由业主韦福提供,资金的去向有二,分别是存放在旺发钱庄和布庄备用。因此,相应的账务记录应当在杂项总簿设置“业主投资”账页,并在该账页的来账方向(也即账页的上方),记录“收 银贰仟伍佰两”,同时,在“旺发钱庄”账页去账方向(也即账页的下方),记录“付 银贰仟两”,在“本庄钱柜”账页的去账方向(也即账页的下方),记录“付 银伍佰两”。如果是采用“以现金为主体记录法则”的企业,期末通过四柱结算法在“日清簿”上计算本期现金的结存之数。一般在账簿之末行按“原”(旧管)、“合”(旧管+新收)、“出”(开除)、“存”。
什么叫做 “四柱清册”,它属于什么记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