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罗隐雪的古诗词 古诗雪(罗隐)的解释是什么

2020-10-09知识14

古诗雪唐罗隐的古诗词 1.《雪》作者:唐·罗隐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2.译文:都说瑞雪兆丰年,丰年情况将如何?长安城里有穷人,我说瑞雪不宜多。3.赏析:题目是“雪”,诗却非咏雪,而是发了一通雪是否瑞兆的议论。绝句长于抒情而拙于议论,五绝篇幅极狭,尤忌议论。作者偏用其短,看来是有意造成一种特殊的风格。瑞雪兆丰年。辛勤劳动的农民看到飘飘瑞雪而产生丰年的联想与期望,是很自然的。但眼下是在繁华的帝都长安,这“尽道丰年瑞”的声音就颇值得深思。“尽道”二字,语含讥讽。联系下文,可以揣知“尽道丰年瑞”者是和“贫者”不同的另一世界的人们。这些安居深院华屋、身袭蒙茸皮裘的达官显宦、富商大贾,在酒酣饭饱、围炉取暖、观赏一天风雪的时候,正异口同声地大发瑞雪兆丰年的议论,他们也许会自命是悲天悯人、关心民生疾苦的仁者呢!正因为是此辈“尽道丰年瑞”,所以接下去的是冷冷的一问:“丰年事若何?即使真的丰年,情况又怎样呢?这是反问,没有作答,也无须作答。“尽道丰年瑞”者自己心里清楚。唐代末叶,苛重的赋税和高额地租剥削,使农民无论丰歉都处于同样悲惨的境地。“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罗隐雪的古诗词 古诗雪(罗隐)的解释是什么

罗隐写的雪这首古诗带拼音的

罗隐雪的古诗词 古诗雪(罗隐)的解释是什么

罗隐的古诗雪的体会 每个人体会不同,自己的体会不能被替代。

罗隐雪的古诗词 古诗雪(罗隐)的解释是什么

雪古诗罗隐为怎么读 《雪》唐代 罗隐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为:读wei,第二声,就是制造、酝酿的意思人人都说瑞雪兆丰年,可是即使是丰收了又怎么样呢?长安有那么。

古诗雪(罗隐)的解释是什么 唐代诗人罗隐的古诗《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人人都说瑞雪兆丰年,可是即使是丰收了又怎么样呢?长安有那么多的贫苦老百姓是这样的寒冷,就是作为瑞雪也不要下的太多啊。

雪唐罗隐代拼音古诗? 《雪唐罗隐代》这首诗的拼音是:jìn dào fēng nián ruì,fēng nián shì ruò hé。chǎng ān yǒu pín zhě,wéi ruì bú yí duō。原诗: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译文:都说瑞雪兆丰年,丰年情况将如何?长安城里有穷人,我说瑞雪不宜多。出处:唐 代 罗隐《雪》诗人简介: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雪古诗罗隐为怎么读 《雪》唐代 罗隐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为:读wei,第二声,就是制造、酝酿的意思人人都说瑞雪兆丰年,可是即使是丰收了又怎么样呢?长安有那么多的贫苦老百姓是这样的寒冷,就是作为瑞雪也不要下的太多啊。

罗隐写的雪这首古诗带拼音的? 【xuě】【雪】jìn dào fēng nián ruì,尽道丰年瑞,fēng nián shì ruò hé。丰年事若何。chǎng ān yǒu pín zhě,长安有贫者,wéi ruì bú yí duō。为瑞不宜多。

#唐朝#罗隐#瑞雪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