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做好迎战台风的各项准备,省防指披露下一步防汛防台重点工作

2020-07-20新闻29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詹程开

今天(7月20日)上午,在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防指办介绍了我省今年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情况。

历时50天的梅雨期终于过去了。在这个梅雨期,我们见证了多个历史“之最”,我省连续遭遇九轮强降雨过程,新安江水库水位创历史最高水位,建库以来第一次开9孔泄洪,省防指首次启动钱塘江流域防汛Ⅰ级应急响应……

截至7月18日,杭州、绍兴、衢州、丽水等4个市17个县(市、区)受灾较重,据初步统计,共有41.01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53万公顷,倒损房屋3100余间,直接经济损失38.4亿元;其中钱塘江流域沿线的淳安、建德、桐庐、富阳等4个县(市、区)、79个乡镇14.2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1.9亿元,占总损失的57%。全省因灾死亡3人,同比下降70%。

面对梅汛大考,全省上下全力以赴做好防汛防洪救灾各项工作,梅雨防御应对总体有力有序有效,全省防汛防洪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今年梅汛主要特点——

一是入梅早,出梅迟,梅雨超长超量。5月29日入梅,7月18日出梅,梅雨期50天,比常年偏多20天,列1951年以来梅雨期第6位。全省平均雨量548毫米,其中浙中北达633毫米,为1951年以来历年梅雨量第一位。苕溪、杭嘉湖东部平原主要江河站点高水位运行时间长,浙西、浙中北地区山体土壤饱和度高,防汛压力大。

二是多轮降雨影响,雨区反复重叠。先后出现9轮较大范围强降雨,梅雨带南北来回摆动,前7轮强降雨主要集中在浙西和浙中北地区,山洪地质灾害风险等级高,第8轮和第9轮强降雨主要集中在杭嘉湖地区,流域性洪水风险等级高。全省防御工作重心从前期浙西、浙中的小流域山洪和泥石流灾害防御到后期浙北地区流域性洪水和次生灾害防御并重。

三是新安江水库创历史最高水位,钱塘江流域性洪水防御是一场硬仗。在第8轮强降雨期间,新安江水库水位持续上升,最高水位达108.39米,超历史最高水位108.37米(1999年6月29日),新安江水库建库61年来首次开启9孔泄洪。省防指首次启动钱塘江流域防汛Ⅰ级应急响应,全力应对钱塘江流域性洪水。

梅雨防御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立足于早,准备充分。入汛前即部署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先后2次向11个市下发督办通知单,督促落实整改工作;同时强化顶层设计,从预案修编、规则制定、政策举措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防汛防台工作机制。

(二)科学防控,有效应对。省防指每日组织气象、水利、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部门加强会商研判,强化点对点精准指导。在新安江大流量泄洪的情况下,突出抓好沿江两岸人员转移工作,累计转移60617人。在精准救援上,提前预置各类救援力量11032人,同时调拨防汛物资和救灾物资等34万余件支援建德、桐庐、富阳等地,全部在3小时内运达现场。

(三)统一指挥、密切协同。压实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先后派出7个工作组,赴杭州、湖州、嘉兴等地指导防汛救灾工作;各部门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履职。公安、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宣传、粮食物资、电力、通信等其他防指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省军区、武警总队、预备役师官兵、消防救援队伍发挥突击队作用,累计投入5000余人,积极参与转移人员、疏通道路、加固堤坝等抢险救援工作。

(四)基层发力、筑牢防线。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各级领导干部第一时间下沉一线,到联系县、乡镇指导防汛工作;严格落实“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到人”的工作责任制,基层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发动群众开展险情排查、灾情处置。

(五)工程治理,彰显成效。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实施“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城乡危旧房改造等工程项目,防汛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本次洪水严重影响的建德、桐庐、兰溪等地的工程都经受住了考验,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一步防汛防台工作

(一)做好出梅后的防汛救灾工作。一是全力打赢太湖流域防汛防洪硬仗。受强降雨影响,太湖水位持续上涨,已超过4.65米的保证水位,今日8时水位4.73米,超保证0.08米,太湖流域防汛是我省继新安江流域防汛之后的又一场硬仗,防汛工作丝毫不能松懈。二是抓好长时间高水位浸泡风险管控。加强钱塘江流域、苕溪流域等长时间高水位运行堤防的巡查排摸,及时发现和处置隐患。三是严防局地强对流天气引发次生灾害。出梅后,强对流天气增多,局地强降雨极易引发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会商研判,强化点对点指导,切实抓好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防御。四是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在保证防汛安全的前提下,坚持蓄泄并举,科学调度雨水资源,加强塘堰水库蓄水,积极主动做好抗旱准备,全力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

(二)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一是做好灾情核查评估工作。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开展灾情核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灾情数据的核定工作。二是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分层分类做好受灾群众救助工作,落实补助资金,强化倒损房恢复重建,年底前确保所有受灾群众都有安全住所。三是抓紧修复基础设施。按照灾后3日内基本恢复通讯、通电、通路的要求,指导各地及时抢修水利、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同步有序开展防疫、消杀、清淤等工作,确保群众身体健康。

(三)全面复盘总结梅雨应对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防汛防台工作机制。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汛防台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汛防台工作机制,提升运行效能。二是迭代完善自然灾害科学防控和应急救援数字化平台。在梅汛期数字化应用的基础上,强化线上线下磨合和实战应用,发挥综合预警“五色图”作用,推进人员转移“安全码”应用全覆盖,加快“浙江应急”浙政钉应用,构建数字化防汛应急体系。三是持续提升科学防控能力。以智慧管控为手段,持续完善“六个一”工作体系,组织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推进防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科学防控能力。

(四)做好迎战台风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是认真细致排查隐患。督促各地对风险隐患再排查、再整改,特别是加快推进梅雨期以来水毁设施的修复。二是全力做好应急准备。细化防台风预案,强化演练,突出针对性、操作性;进一步建强消防救援“国家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备齐备足物资装备,加快推进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三是大力提升群防群治能力。加强防汛防台科普宣传和专业培训,特别要加强重大灾害、超强台风的警示教育,引导群众强化风险意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洪灾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