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 错误!胶体粒子吸2113附溶液中的离子而带5261电,当吸附了正离子4102时,胶体粒1653子荷正电,吸附了负离子则荷负电。不同情况下胶体粒子容易吸附何种离子,与被吸附离子的本性及胶体粒子表面结构有关。法扬斯规则表明:与胶体粒子有相同化学元素的离子优先被吸附。以AgI胶体为例,AgNO3与KI反应,生成AgI溶胶,若KI过量,则胶核AgI吸附过量的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AgI吸附过量的Ag+而带正电。四、氢氧化铁胶体一定带正电吗?在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中,一般为向沸水中加入FeCl3溶液,由于Fe3+的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溶液中的OH-浓度较小,因此氢氧化铁胶核更容易吸附浓度较大的Fe3+,带正电,如果在碱性环境下,则可吸附OH-带负电。由此,我们常说的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是由于制备胶体的实验过程的特殊性决定的,而非氢氧化铁胶体一定带正电。
胶体都是均匀,透明吗?请举例!! 书上说的不完全对。1.胶体的分散介质是液体时一般都是均匀透明的;2.胶体的分散介质是固体时经常是半透明或者不透明的。比如凉粉就是一种胶体,一般不透明。
土壤胶体为什么带电?还带负电? 一、胶体的结构是怎样的?关于胶体的结构,一般认为在胶体粒子的中心,是一个由许多分子聚集而成的固体颗粒,叫做胶核。在胶核的表面常常吸附一层组成类似的、带相同电荷的离子。当胶核表面吸附了离子而带电后,在它周围的液体中,带相反电性的离子会扩散到胶核附近,并与胶核表面电荷形成扩散双电层。扩散双电层由两部分构成:(1)吸附层胶核表面吸附着的离子,由于静电引力,又吸引了一部分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简称反离子),形成吸附层。(2)扩散层除吸附层中的反离子外,其余的反离子扩散分布在吸附层的外围。距离吸附层的界面越远,反离子浓度越小,到了胶核表面电荷影响不到之处,反离子浓度就等于零。从吸附层界面(图中虚线)到反离子浓度为零的区域叫做扩散层。吸附层的离子紧挨着胶核,跟胶核吸附得比较牢固,它跟随胶核一起运动。扩散层跟胶核距离远一些,容易扩散。通常把胶核和吸附层共同组成的粒子称为胶粒,把胶核、吸附层和扩散层统称为胶团。二、胶体为什么会带电?胶体带电的原因7a64e59b9ee7ad9431333236386239,是由于胶体是高分散的多相体系,具有巨大的界面(总表面积),因而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它能有选择地吸附介质中的某种离子,而形成带电的胶粒。
胶团结构的写法 胶团结构式写法:先写胶核,再写吸附层,其中吸附层包括电位离子和反离子,最后写扩散层即剩下的反离子。例如:硅溶胶的胶团结构式:与之类似,推广到一般的胶团结构式,。
胶体结构中,胶核与什么一起称为胶粒 (一)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光学性质)实验:用激光笔垂直照射淀粉胶体,胶体,溶液。现象:胶体内部存在一条光路而溶液没有。结论:这种由于胶体微粒对光的散射作用。
氢氧化铁溶胶的胶团结构式的书写过程,就是书写这个结构式,每一步是怎么出来的。
为什么胶体不带电,而胶粒带电呢? 胶体中正负电荷数量相等,所以胶体不带电;而胶粒吸引了正电荷或者负电荷,而带电。
胶体粒子到底是分子,原子还是离子啊?????? 散相微粒的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体系叫做胶体。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胶体是指微粒直径在1~1000nm之间的分散系统。胶体的分散相和分散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分散介质是气体的叫气溶胶(如烟、雾),是液体的叫溶胶,是固体的叫固溶胶(如水晶、有色玻璃)。胶体中的微粒(一般指胶核)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一般由103~109个原子组成。例如,氢氧化铁的胶核是由几百万个氢氧化铁分子组成的集合体。有些高分子有机物的直径很大(如淀粉、蛋白质),达到胶体微粒的大小。这些物质溶于水(或其他溶剂)得到的溶液也有胶体的性质。例如,分子量为36000的胰岛素(球状)分子的直径是4.0nm;分子量为42000的蛋白质(椭球)分子的直径是11nm。高分子溶液的稳定性较好,常常叫亲液胶体。前者稳定性较差,常称为疏液胶体。胶体的结构分胶核、胶粒和胶团。以碘化银胶体为例,把碘化钾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当硝酸银过量时),大量的碘化银形成胶体颗粒(称胶核),它的表面有选择性地吸附跟它有共同组成的离子,这样使胶核成为带电粒子。在胶核周围又吸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形成比较紧密的吸附层和比较松散的扩散层。胶团的结构示意如下:胶体有不同于溶液和浊液的一些特性,如有丁铎尔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