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十年生死两茫茫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含义

2020-07-16知识4
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全诗是什么? 全诗: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出处清代纳兰e69da5e887aae79fa5e9819331333431346339性德的《浣溪沙》二、释义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三、重点 1、谁:此处指亡妻。2、萧萧:风吹叶落发出的声音。3、疏窗:刻有花纹的窗户。4、被酒:中酒、酒醉。5、春睡:醉困沉睡,脸上如春色。6、消得:消受,享受。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纳兰性德的妻子卢氏亡于康熙年间。卢氏的早亡使纳兰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词人为了寄托对亡妻深深的哀思,故作下此词。二、作品赏析上阕写丧妻后的孤单凄凉。首句从季节变换的感受发端。西风渐紧,寒意侵人,卢氏已长眠黄土,阴阳阻隔,天壤之别,她再也不能来为词人铺床叠被,问寒问暖地关心他了。“谁念西风独自凉?这句反问的答案尽在不言之中,混合了期待与失望的矛盾情绪。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在西风吹冷、黄叶萧萧的冬天日子里,词人紧闭着窗子,独自觉得特别寒冷,但有谁... 请问:“当时只道是寻常”是什么意思啊? “当时2113只道是寻常”的意思是:昔日平常往5261事,已4102不能如愿以偿。出处:《浣1653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清·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译文: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扩展资料涉及的典故:赌书:此处为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典故。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云:“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此句以此典为喻说明往日与亡妻有着像李清照一样的美满的夫妻生活。简析:这是一首悼亡之作。上片由问句起,接以黄叶、疏窗、残阳之秋景的勾画,由触着景物而勾起沉思,氛围已是孤寂凄清。下片写沉思中所忆起的寻常往事,借用李清照夫妻和美的生活为喻,说明与亡妻往日的美满恩爱。结句的“寻常”二字更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即那些寻常的往事不能再现,亡妻不可复生,心灵... 为什么说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是第一悼亡词? 千古第一的悼亡词是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我认为被称为“千古第一”,里面所表达的情之深,思之切是作者切身体会的真挚情感,再家人苏轼的天才,写的动人真挚而流传千古。写法上,讲过去,说现在,诉将来融为一体,回环往复,感情跌宕起伏,实在是高超之至。原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人生最苦的莫过于和自己心爱的人不能在一起,生离死别是最折磨人的。苏轼和妻子王弗情深义重,举案齐眉,谁料缘分浅短,阴阳两隔。在十年之后的某个夜晚想起自己的飘零羁旅,思念起自己去世的爱人,“十年生死两茫茫”,一句道出深情和无奈,把读者一下子带入了自己的感情,容易引起共鸣。“不思量,自难忘”,情感的东西,哪里有那么的容易控制,不想去思念劳神,可是还是难以忘记,可能是一句话,一个场景,有时是让你不得不去想起。“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能与言者实在太少,想起曾经和心爱的人畅谈心事,互相鼓励加油打气,如今经历风雨,只能自己疗伤治愈。“纵使相逢应... 人生若只如初见 当时只道是寻常什么意思 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意思是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意思是当时只觉得最寻常不过,而今却物是人非。这两句原本是分开的,但都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写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出自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当时只道是寻常出自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的原文如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译文如下: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的原文如下: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译文...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与纳兰性德的《浣溪沙》在艺术上有什么异同? 你没有说明是那个浣溪沙。我默认【当时只道是寻常】了。毫无疑问这两句都是名句,并且都是写给妻子的悼亡,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感觉,大概就类似于――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 你怎么理解“当时只道是寻常,待到懂时已沧桑”这句话? 你怎么理解“当时只道是寻常,待到懂时已沧桑”这句话?有时候想想真的很无奈。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拼搏,总觉得来日方长;年轻的时候,总觉得尽孝是以后的事情,待到想尽孝的... 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问题。 (1)纳兰词是以“深思”正面抒发对亡妻的思念,情意深重,内心沉痛,(1分)似乎平实无奇,却给人一种沉甸甸的压抑之感;(1分)苏词的不思量则运用了反向强化的艺术技巧... 苏轼宋词名篇《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怎样赏析? 苏轼宋词名篇《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如何赏析?从生到死的不是远近的距离刻度,而是那生死阴阳两相隔的无奈与无尽相思,和那无情岁月的苦痛折磨。十年犹如咋,十年仍忘不了那份埋藏心底的眷恋与哀思。让我们再次回到他的词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四十岁本是苏轼的不惑之年,太多的凡尘杂事也随时间的远逝而渐渐消磨,却惟独对妻子的那份思念始终萦绕心头,割舍不下,反而因时间更加堆积浓烈。不思量,自难忘,这涌上心头的凄凉又能向谁诉?惟有泪千行,伴着那份深深的哀思,写下这首江城子!梦里水乡浅浅感触,望友友们见谅!欢迎关注及下方评论区点评!谢谢!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还有象这样的诗没??? 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悼亡词?悼亡诗词:西晋潘岳最早创作《悼亡诗三首》,写对其妻子去世后经久难泯的怀念,遂开悼亡诗一途。齐梁间诗人沈约、隋诗人薛德音,俱有同题为... “只道当时是寻常”全诗和赏析? 【全文】《浣溪沙·谁2113念西风独自凉》清代纳兰5261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4102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1653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译文】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赏析】此词上阕是此时此地的沉思,下阕是对往时往事的回忆;上阕是纳兰性德此时此地的孤独,下阕是纳兰性德和妻子在曾经的短短三年之中那一些短暂而无边的欢乐。首句从季节变换的感受发端。西风渐紧,寒意侵人。值此秋深之际,若在往日,卢氏便会催促作者添加衣裳,以免着凉生病。但今年此时,卢氏已长眠黄土,阴阳阻隔,天壤之别,她再也不能来为作者铺床叠被,问寒问暖地关心他了。“谁念西风独自凉?这句反问的答案尽在不言之中,混合了期待与失望的矛盾情绪。“萧萧黄叶”是秋天的典型景象。在秋风劲吹之下,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通过窗户飘进屋内,给作者心头更添一层秋意。“伤心人”哪堪重负?纳兰性德或许只有一闭“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西风”、“黄”、“疏窗”、“残阳”...

#文化#纳兰性德#苏轼#当时只道是寻常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