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国琦
从杨家村村部出来向西,在村支部书记黄彦宇的陪同下,我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欣赏。黄书记作为我们的向导,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小村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风土人情。
小村不大,但却因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显得厚重。伯都本就是老扶余历史上晶莹闪光的两个字眼,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伯都讷就是老扶余文化的渊源。紧邻伯都讷古城文化遗址的杨家村遗址,无疑在向人们诉说着它的古老和过往的辉煌与兴盛。在黄书记的倡议下,用遗址纪念石刻标示出它的曾经,也无疑在告诉人们杨家村的自信、坚定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小村的历史是刻在小村人心魂深处永远不可抹去的那道印痕。“当看到杨家村被前人写进老扶余县志,我更加笃信这片土地和积淀于这片土地上的文化,是杨家村文化的根脉,是我们以及后来人继续前行的不竭动力。”说起杨家村的历史文化,朝气蓬勃的黄彦宇书记无比动情,不算大的眼睛里闪烁着磐石般的坚定和自信。
杨家村悠久的历史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和对接,必然使杨家村人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回望厚重的历史积淀,并在这份历史积淀中生成集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相融相续、一脉传承的乡村新民风、新气象、新文化。杨家村人正在用如椽巨笔,描摹出一幅精美别致的现代山水图画。
人工山与人工湖相依而建,是杨家村村头最美的风景。
山水风景也许只是精致的外显,隐含在“山水”风景中的乡村文化期待,才是杨家村人内心最美的风景。
人工山并不太高,也不宏伟,矗立山尖的太公亭红柱紫瓦,在绿树簇拥下显得有些跳跃,与我曾经观赏过的著名亭台相比,倒显得有些简陋粗糙。可就是这个简陋粗糙的太公亭,却在杨家村人的心中树起了一把高尚的道德标尺。且看亭记:“太公亭,意在对长辈和先人的思念和守望。大道至简,天下为公。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传统美德,杨家村村民历来尊老,敬道,重义。《礼记·大道之行》,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亭记所述,难道不是杨家村人所追求和倡导的道德理想吗!
在一天的采风行程中,有这样两个情景摄入我的镜头。临近中午,一群孩子在村头体育活动广场玩耍,走进孩子们中间,我们用最简单质朴的话问他们,“这个屯儿好吗?你们喜欢吗?”他们的回答在我们预料之中,但异声同气的响亮回答却出乎我们预料,“好,真的好;太喜欢了,真的!”傍晚在杨家村文化生活娱乐区用餐时,一个面部黝黑一脸沧桑的老人,带着一顶蓝布长舌帽,穿一件蓝布衣,翘着二郎腿,悠闲自得地坐在一张桌旁编制椅上,桌上一瓶儿二锅头、一盘烤实蛋,老人呷酒品蛋,杯举杯停。见此情景,我急忙拿起手机,拍下了“杨家村老人的幸福瞬间”,传在朋友圈里与大家分享。
老有所养,幼有所长,这不就是太公亭记所描述的杨家村人的生活理想吗!
山虽不高,登临却有别样风景。
拾阶而上,站在太公亭上眺望杨家村,红砖绿瓦错落有致,碧树繁花交相辉映,一望无垠的连片庄稼一下子撞进人的眼帘,让人怦然心动。本就热爱土地和庄稼的我更是禁不住站在亭上,环顾四望,伸出双臂做出扑拥向碧绿田野的举止。
天行健,地势坤。立亭远眺,一份博大情怀倏然间涌生。山高为峰。难怪杨家村人把建于小山尖的亭子命名为太公亭。
山脚下的九如湖也是人工建成,水面不大,精巧别致,水波不惊,湖水倒映岸边垂柳和天空丽云,又是别样精彩。“九如湖取自君子九如……”立于湖边的志铭在向人们昭示杨家村人的君子追求,也在时刻提醒着杨家村人不断修心明志,鞭策着人们向好向善。透过九如湖志,我们不难看出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杨家村人,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抱素怀朴的淳厚民风,力争上游,砥砺奋进,古老的杨家窝堡正在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正在向着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的目标坚定迈进。
图文 / 区文联
编辑 /孟 娜
监制 / 尚尔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