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鲁迅先生说的“积善不报,终自欺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祸患常积于忽微的意识

2020-10-09知识7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可见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出自北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选段:《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译文:《尚书》说:“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好处。忧患与勤劳可以使国家兴盛,贪图安逸享乐可丧失性命,这是很自然的道理。所以当庄宗气势旺盛时,天下所有豪杰无人能同他对抗,等到衰败时,几十个伶人就可使他命丧国亡,为天下人所耻笑。可见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难道仅仅是伶人的事吗?于是作《伶官传》。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欧阳修进入政界后,正是北宋王朝开始由盛到衰的时期,社会上的各种矛盾日趋尖锐,政治上的一些弊端越来越严重,社会危机越来越令人不安。到了仁宗庆历初年,以王伦、李海等为首的人民暴动接踵而起,西夏又侵扰西北边镜,屡败宋军。欧阳修、范仲淹等人针对当时的敝政,力图实行政治改革,以挽救北宋王朝的。

鲁迅先生说的“积善不报,终自欺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祸患常积于忽微的意识

伶官传序中的三个名句和感悟 忧劳可2113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古人云:生于忧5261患,死于安乐。处于忧患中4102的人,往往1653能急中生智,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进而解决问题。同样,具有忧患意识的人们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看清自己的弱点,不会任由弱点继续发展,从而保持旺盛的斗志而不断进步。相反,缺乏忧患意识的人,只能看到眼前现存的环境,觉察不到弊病和弱点,导致弱点的滋生而阻碍了人的进步。所谓“祸患多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有句俗话这样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它形象地说出“祸患常积于忽微”。一个蚁穴,无足轻重,但若不及时堵塞,能使千里长堤毁于一旦。学过哲学的人都懂得,之所以导致这种结果的产生,是因为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会促使事物性质发生变化。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忽微”往往是“祸患”产生的根源,而在当中起作用的却是一个字—“积”。现就以个人的品行来说,如果一个人在平时常不拘小节或是“反其道而行之”,最终总是要受到惩罚的。像冯大兴、朱泽明,他们竟从一个“堂堂的大学生”,颓废沉沦为人民的罪犯!如此沉痛的事实不能不引人深省,这难道不是他们平时不注意。

鲁迅先生说的“积善不报,终自欺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祸患常积于忽微的意识

古文翻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 记忆中的泪珠 ①我手里捏着一张。

鲁迅先生说的“积善不报,终自欺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祸患常积于忽微的意识

鲁迅先生说的“积善不报,终自欺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积善不报,终自欺人”并非鲁迅先生发明的语言,出自东魏《元湛墓志铭》,意思是做了许多善事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所以“善有善报”终究是欺骗人的鬼话!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作善降祥’的古训,六朝人本已有些怀疑了,他们作墓志,竟会说‘积善不报,终自欺人’的话。本来“好人有好报”,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这话也彰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向往善恶终得因果的强烈愿望。我是如此理解的:1.做了好事就天降吉祥是不可能的,这是我国古代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而散布的麻痹劳动人民思想的流毒;因为如果人心不古,都为非作歹,社会民众势必会遵循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那么,就弱化了舆论力量、道德力量的作用;最终会威胁到统治阶级的安全。2.人民要安居乐业,宣扬与鼓励人心向善无可厚非;但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出现“好人不长寿,祸害一千年”的现象;即过得心安理得,养尊处优者,不少人是投机取巧、招谣撞骗、心狠手辣的角,而忠厚诚实、勤劳纯朴、乐于助人的所谓“好人”,往往并没有什么福禄。3.生而为人,人心向善,是亘古不变的至理;要有好报就得牢记“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洁身自好,加强修养与道德法律意识,自己做不了什么。

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C

有关态度的名人事例 一、诸葛亮非淡泊无以2113明5261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躬耕数载,隐4102居南阳,怀才于身,静1653候明主,虽然天下群雄辈出,但他却不被纷繁的世事与天下的争端扰乱心智,为了真正成大业,他平静地等待,甘于寂寞,甘于暂时的无名,在悠然地吟唱梁父吟的日子里,水镜七奇之诸葛,韬光养晦,静待卧龙飞天的一刻,最终助玄德成就鼎立大业。二、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在1903年12月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科学功勋盖世,然而她却极端藐视名利,最厌烦那些无聊的应酬。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不捞取任何个人私利。在镭提炼成功以后,有人劝她向政府申请专利权,垄断镭的制造以此发大财。居里夫人对此说:“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别人要研制,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何况镭是对病人有好处的,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居里夫妇还把得到的诺贝尔奖金,大量地赠送别人。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一位女科学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两次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里获得世界科学的最高奖,这在世界科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事情。三、柳公权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

为什么人会有集体荣誉感?

#欧阳修#读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