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展示,不要告诉”的写作原则看待波拉尼奥的短篇小说集《地球上最后的夜晚》?
2666怎么样 《2666》:迷宫里迂回的故事 范典/文 语文老师总是表扬我写文章绕七八个弯,并对那些文风严谨的同学说写作就应拐弯抹角。后来看了许多作品,果然这样觉得。凡是有趣可爱的文字总是值得读下去,所以读外国文学,除了可以读到国内看不到的稀奇事,还可读到那种无节制的跑题。于是,看似“跑题”的文字相互交织、碰撞,又呈现另一番无从预期的架构。关于文学,大概拉美的一批作家是很值得表扬的,那些奉博尔赫斯为神的当代作家们层出不穷的推出以体力和繁复架构为衬的不俗作品来。除了科塔萨尔、略萨之外,现在又多了一位罗贝托61波拉尼奥。他的身世传奇:参与革命、40岁开始写作、50岁肝病去世,10年中创作了10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3本诗歌集。这种创作量的惊人已达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尤其包括了像《荒野侦探》和《2666》这样的大部头著作。《2666》内容分五部分,看似互不搭介,实际上有内在的一些联系。每部分文字风格又有极大的差异,在整体上有一个从生活到实质、从现象到真相的跋涉过程。最令人胆战心惊的是第四部分《罪行》,将奸杀墨西哥妇女的历历犯罪记录巨细无遗的呈现,也将整部书在阅读上体验到的生理快感顶至极端。从这部分内容跳至第一部分,讲述一女三男。
如何用“展示,不要告诉”的写作原则看待波拉尼奥的短篇小说集《地球上最后的夜晚》? 关于这项原则我在几年前专门写过一篇博客文章(链接:http://www. bimuyu.com/blog/archive s/54511458.shtml),现将原文贴在这里,感觉这篇文字应该能回答您的问题: 。
有哪些初见觉得一般,后来才发现差点错过一个世界的作品? 《镜花缘》这里说的不是原著,也不是《哈哈镜花缘》,更不是电视剧《镜花缘》,而是1991年,由上海美术制片厂拍摄的定格动画《镜花缘》。《镜花缘》于1991年12月由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描写秀才唐敖考场失意后,随妻兄林之洋出海经商,游历许多国家,见识了各种风土人情。影片在忠于原著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美术片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制作出一系列奇人、奇物、奇景,画面惊险、生动、有趣。影片第四集《两面国》获1991年度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和1993年第二届中国影视动画,展播荣誉奖。这部动画是91年的,印象里没在电视上看过,反而是《哈哈镜花缘》倒是有点印象。与《哈哈镜花缘》不同,这部动画更像《阿凡提》,属于定格的人偶剧(此点不严谨),一共只有四集,每集在20分钟左右。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名字,所以对这部动画兴趣并不大,后来在B站上看到有人传老国产动画,就随手点进去看了下,结果就一路看到凌晨一点多(看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多了).然后临睡觉前,还在网上搜索有没有续集.因为是定格布偶好像,所以人物相对简单,但每个人的性格都很突出,唐敖风雅正直,多九公知识渊博,而且和林之洋的互动很有趣。而我最喜欢的还是林之洋,简直就是大写的中国好大舅子~整。
读《2666》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再更,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很多人说:翻译的和屎一样,根本读不下去也有人说:可读性异常的高再次更新…
如何阅读波拉尼奥?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起一个生前没被关注,死后引起热捧的智利作家波拉尼奥,以及他近些年逐渐被译介过来的作品《2666》《未知大学》《护身符》《美洲纳粹文学》《荒野侦探》《地球上最后的夜晚》《波拉尼奥:最后的访谈》等。从这些翻译出版作品的销售情况与读者层次来看,波拉尼奥受中国读者喜欢的程度可见一斑。那么,下面我就“有哪些初见觉得一般,后来才发现差点错过一个世界的作品?这个问题,从我的角度简答一下,我所认为的“初见觉得一般,后来才发现差点错过一个世界的文学作品”,波拉尼奥本身以及他的作品。作家波拉尼奥本人就是那种“初见平淡,再见喜欢”的气质罗贝托?波拉尼奥1953年出生于智利,父亲是卡车司机和业余拳击手,母亲在学校教授数学和统计学。他的童年辗转在智利多个落后的小镇上度过,过得并不幸福,或者说波澜不惊。对于很多作家都把其当作写作宝库而一再挖掘的童年时代,波拉尼奥却很少谈论自己的童年时代。直到1968 年,波拉尼奥举家迁居到墨西哥城,算是稳定下来。但那时的波拉尼奥开始进入青春叛逆期,他想方设法逃学、翘课,偷书,悄悄跟踪自己喜欢的作家,并患上了失眠焦虑症、朗读困难症等青春期的阴影。青年时代的波拉尼奥可就在这些。
如果同时喜爱两位作家,是否是通过作品判别出更喜欢谁还是单纯通过其人经历判别?例如马尔克斯和博尔赫斯 为什么一定要选出更喜欢的呢~可以都喜欢的啊,他们的风格不一样的哇。我喜欢拉美文学,11年年底出的波拉尼奥的《2666》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