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贵州的四大土司? 明 宣抚使 指挥使

2020-10-09知识9

丞相下面是什么官。再下面又是什么官,我需要具体的官职等级表 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代官吏的等级。两汉以俸禄“石”(dàn)之多寡作为官吏的等级,如“万石”、“二千石”等。曹魏开始定官阶为九品,如相国为第一品,尚书令为第三品等。。

清朝都司是什么官 秩四品,位次游击,分领营兵。清代官职品级分为九品,每品里又有正,从之分,所谓九品十八级.不能列入九品以内的,叫做未入流。正一品: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

古时候两江总督和两江巡抚哪个权利更大一些?区别在哪儿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总督和巡抚的官职权利范围。在古时候,总督属于总揽一切要务的官员,具有在某个区域内管理政府、军队以及一切部属和衙门的权利。而巡抚,则是一个地方政府的纯行政一把手。如果套用一下现在的官员设置来对比的话,古代的总督,主要职责,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兼军区司令员。既是中央政府在当地的最高领导,又是当地军队的第一把手。而巡抚,则相当于现在的省政府省长。

巡抚衙门宣抚使相当于现在的什么 宣抚使相当2113于现在的巡视组。宣抚5261使地位相当于执政4102大臣,或由执政大臣担任。1653宣抚使,中国历史官名。唐后期派大臣巡视战后地区及水旱灾区,称宣先安慰使或宣抚使。宋不常置,掌宣布威灵、抚绥边境及统护将帅、督视军旅之事,以二府大臣充。元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置,管理军民,参用土官。明清沿置,为武职土官。辛亥革命后仍有沿用旧名者。宋朝宣抚使最初的职责是巡视地方、存问官吏百姓,如咸平三年(1000)参知政事向敏中为河北、河东沿边宣抚大使即是。以后演变为一路或数路的军事统帅,庆历八年(1048),参知政事文彦博任河北宣抚使,则是专为镇压贝州王则而设的军事统帅。皇佑四年(1052),枢密副使狄青任宣抚使,是武臣任宣抚使之始。北宋末,宦官童贯等也曾任宣抚使。拓展资料宣抚使来源地方军事长官。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六年(728年),以宇文融为河北道宣抚使,是宣抚使之始设。《旧唐书·宇文融传》记载:“方河北大水,即诏领宣抚使,俄兼检校汴州刺史、河南北沟渠堤堰决九河使。又建请垦九河故地为稻田,权陆运本钱,收其子入官。兴役纷然,而卒无成功。宇文融。历史上第一担任宣抚使之人。唐玄宗开元时同平章事。开元十七年(729)六月。

古代士兵的称呼 正一品: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武职京官:左。

明朝一品到九品分别有哪些官职 明朝官职设置按品级,官大小要办其品,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分18个等级。明朝(中央)1、三公、三孤: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三公(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孤(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等。[吏部尚书]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选,是吏部的最高长官。明代是正二品,通常称为天官、冢宰、太宰。[户部尚书]户部的最高长官,主管全国的财政监督、民政事务。正二品官户部侍郎]户部的副长官,为从二品[礼部尚书]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贡举的大臣,正二品[礼部侍郎]礼部副长官,从二品,[刑部尚书]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的大臣,为正二品,[刑部侍朗]刑部副长官,从二品,[兵部尚书]统管全国军事行政长官,正二品。[工部尚书]掌管全国水土工和的大臣,正二品,。[工部侍郎]工部副长官,从二品。[郎中]在六部中仅次于侍郎的官,是部内各司的主官,正五品。[员外]“员外”是定额以外添派的人,为五品。3、督察院: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

明朝的“都指挥使”与“总兵”是怎样的职位关系,哪个更大? 都指挥使和总兵之间并没有直接的从属关系。1、都指挥使是明朝“都指挥使司”的一把手,“都指挥使司”在明初期是省级长官,他的职责是管理省内卫所兵的后勤保障,日常训练等等事宜。“都指挥使司”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听命于兵部。2、总兵则是在战时由中央下派到战区指挥作战的总指挥。下派的总兵挂将军印兼领总兵官,战争状态结束后回中央,一般由勋贵或地方都督充任。他是一个职责称谓,并没有品级。战争状态下,他的排兵布阵则是通过地方的“都指挥使司”来实现。可以说,在明初期,战时状态下,都指挥使听命于总兵,但在条线上并没有直接的从属,因为总兵没有对都指挥使的人事权及奖惩权。扩展资料1、都指挥使职能都指挥使司是e68a84e8a2ad7a6431333431366336中国明朝设立于地方的军事指挥机关。明初,废元枢密、平章、元帅、总管、万户诸武官号,统兵五千人者授指挥,以下千户、百户、总旗、小旗不等。度山川形势,分设卫所。大致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人为千户所、百人为百户所,官兵均世籍。洪武三年,升杭州等八卫为都卫。五年,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统诸王府护卫。八年,改在京留守都卫为留守卫指挥使司,诸外都卫为都指挥使司,初设十三都指挥使司。洪武。

宣抚使是什么职位? 北宋时,宣抚副使只是副长官,并不单独设置,判官则是高级属官。南宋设置的宣抚副使和宣抚判官,都系长官,这是因为资浅而降低使名之故。金章宗完颜璟泰和五年(1205),设河南兵马宣抚使,对宋备战。六年,设陕西路宣抚司,节制陕西兵马公事。八年,改称安抚司。此后,山东东、西等十路俱设安抚司。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立燕京、北京等路十宣抚司,以宣抚使总理一方民政,以后撤销;后于云南、四川、湖广行省民族地区参用土官为宣抚使,专理本州事务。明清因袭元制,宣抚使遂成为世袭的武职土官。扩展资料清初沿元明以来旧制,于少数民族地区建立文武职土司制度,由当地部族首领世袭土司职官。其武职土司有指挥使司、宣慰使司、宣抚使司、安抚使司、招讨使司及长官司六种。其中宣抚使司之土官,有宣抚使、宣抚同知、副宣抚使及宣抚佥事四个等级。各有所辖之土民土兵,并受地方督抚或办事大臣统辖。参见“土司”、“土官”。参考资料来源:

贵州的四大土司? 土司又称土官、酋是古代中国边疆的官职,元朝始置。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土司的职位可以世袭,但是袭官需要获得朝廷的批准。元朝的土司有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三种武官职务。明朝与清朝沿置土司,自明朝起,增加了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三种文官职务。土司对朝廷承担一定的赋役、并按照朝廷的征发令提供军队;对内维持其作为部族首领的统治权利。土司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土司既指少数民族地区的土著人在其势力范围内独立建造的且被国家法律允许的治所(土衙署),又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狭义的土司专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翻开历史,贵州省的大多数县,在历史上都曾建立过“长官司”—一种兴起于元代的县一级政权。皇帝赐封当地酋长或上层贵族,世代掌管治理“土民”。这些大大小小的“土首领”,被统称为土司。这些土首领的品级,最高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最低则是一寨之主。在群枭兼并仇杀、快意恩仇的土司时代,思州、思南田氏,播州杨氏,水西安氏与水东宋氏,四大土司各雄一方,纵横黔中大地。四大家的。

明朝的“都指挥使”与“总兵”是怎样的从属关系? 都指挥使2113和总兵之间并没有直接的从属关系。1、都指5261挥使是4102明朝“都指挥使司”的1653一把手,“都指挥使司”在明初期是省级长官,他的职责是管理省内卫所兵的后勤保障,日常训练等等事宜。“都指挥使司”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听命于兵部。2、总兵则是在战时由中央下派到战区指挥作战的总指挥。下派的总兵挂将军印兼领总兵官,战争状态结束后回中央,一般由勋贵或地方都督充任。他是一个职责称谓,并没有品级。战争状态下,他的排兵布阵则是通过地方的“都指挥使司”来实现。可以说,在明初期,战时状态下,都指挥使听命于总兵,但在条线上并没有直接的从属,因为总兵没有对都指挥使的人事权及奖惩权。扩展资料1、都指挥使职能都指挥使司是中国明朝设立于地方的军事指挥机关。明初,废元枢密、平章、元帅、总管、万户诸武官号,统兵五千人者授指挥,以下千户、百户、总旗、小旗不等。度山川形势,分设卫所。大致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人为千户所、百人为百户所,官兵均世籍。洪武三年,升杭州等八卫为都卫。五年,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统诸王府护卫。八年,改在京留守都卫为留守卫指挥使司,诸外都卫为都指挥使司,初设十三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

#历史#辛亥革命#专门史#中国历史#水西土司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