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二甲肖族谱 科举中一甲二甲三甲有什么区别

2020-10-09知识11

族谱中谱名指的是什么? 族谱中谱名指的是什么,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有些家谱,在立谱时,便确定了家族世系命名的辈分。

二甲肖族谱 科举中一甲二甲三甲有什么区别

科举中一甲二甲三甲有什么区别? 古代府级考试及第的童生称秀才;乡试(省级)考中者称举人;在京师礼部会度及第者称贡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度及第者称进士,其中又分三甲: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殿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探花,第三名叫榜眼.)俗称三鼎甲或三及第;二甲名额较多,三甲就更多了。现代人都把古代科举考试的“三甲”认为是状元、榜眼、探花。其实这是对“三甲”的一种误解。古代科举考试的“三甲”绝非指状元、榜眼、探花。一般提到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都是从明、清两代的科举说起。明清的科举分为甲、乙两科。乙科是指集中全省秀才在省城举行“乡试”(即省试),中试者称为举人;甲科是把全国的举人集中到京城里举行“会试”,中试者在宫殿里举行“殿试”,此次中榜者称为进士。根据成绩高低,进士又分为三等,即一甲、二甲、三甲。实际上,中国封建科举制度从隋朝大业年间便已经开始,但是直到宋朝太平兴国八年才开始分类“三甲”。即殿试第一等的称为“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等的称为“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等的称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统称进士。一甲、二甲、三甲各取若干名。到了元、明、清,科举考试“殿试”的中榜者,一甲仅限三名,二。

二甲肖族谱 科举中一甲二甲三甲有什么区别

科举中一甲二甲三甲有什么区别 古代科举分三甲:2113一甲三人称5261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4102探花,这三人是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担任1653修撰和编修。二甲三甲人数不定,二甲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二甲和三甲还需在进行一次选拔考试,成绩优秀的也可以进入翰林院学习,称庶吉士,不能进入翰林院的则直接分配到中央和地方担任六至八品的官员。而庶吉士毕业后成绩优秀可以留在翰林院担任编修或检讨,其他人则也是分配到中央和地方担任六至八品的官员。留在翰林院的进士未来的政治前途最好,成为六部侍郎、尚书,甚至进入内阁当大学士的几率比其他人大的多。

二甲肖族谱 科举中一甲二甲三甲有什么区别

跪求明代、清代“符姓”一甲、二甲、三甲进士名单,万分感谢! 我们族谱要名列出来。 下图截自《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后面数字代表年份/甲第/名次,希望对您有帮助

#王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