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克孜尔石窟的历史特点 克孜尔171石窟

2020-07-20知识7

克孜尔石窟的历史特点 截止2001年5月,克孜尔石窟已编号的有236个,按自然区域分为谷东区、谷西区、谷内区、后山区,绵延约3公里,根据相关艺术测定则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最能体现克孜尔石窟建筑特点的是中心柱式石窟,它分为主室和后室。据介绍,石窟主室正壁为主尊释迦佛,两侧壁和券顶则绘有释迦牟尼的事迹如“本生故事”等。看完主室后,应按顺时针方向进入后室,观看佛的涅盘像,然后再回到主室,抬头正好可以观看石窟入口上方的弥勒菩萨说法图。克孜尔石窟壁画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菱格构图。在其中一个石窟,记者看到,每个菱形格里绘一个“本生故事”。莫高窟是以连环画的形式来表现“本生故事”的情节,克孜尔石窟则是一图一故事,每幅图都是从一个“本生故事”中选取最典型的一个情节,以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或动物为构图中心,四周辅以其他必要的人物、动物和背景等。克孜尔石窟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艺术背景,令人驻足良久,令人浮想联翩。但是,石窟处处满目疮痍,却实在令人心痛,令人惨不忍睹:放置释迦佛的拱型佛龛里空空如也;壁画上所有佛像左半边袈裟均被剥走-因为它是金箔制成的;甚至整壁整壁的壁画被人揭走,只在洞壁上留下斑斑斧凿的痕迹-19世纪末20世纪初,。“库车”“龟兹”的读音是什么? 库车【kù chē】龟兹【qīu cí】这两个词语其实是同一个意思“库车”的别名:“龟兹”释义:“库车”是一个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汉神爵二年,汉朝置西域都护,治乌垒城,龟兹国归其统辖,部分官职由汉朝政府设置,龟兹王及下属官员皆佩汉印绶。东汉永元三年,班超定西域,设都护府于龟兹,治它乾城。著名景点有:“库车王府”、“克孜尔石窟”、“大小龙池”、“天神神秘大峡谷”等等。造句:库车县历史悠久,史称龟兹,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克孜尔石窟有何独特之处? 克孜尔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同享中国“四大石窟”之美誉。但是克孜尔石窟是全国开凿最早的石窟,大约始建于西元3世纪,比莫高窟还要早。莫高窟以多姿多彩的佛教壁画而闻名于世。克孜尔石窟位于哪里?有什么特点?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现有洞窟236个,是新疆最大的一处石窟。克孜尔石窟壁画内容主要是佛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和佛传故事。壁画以线条勾勒物体轮廓,用晕染表现物体明暗,以增强立体感,人物面相丰圆,身躯颀长,有些造像衣纹稠叠,表现出“曹衣出水”的画法。克孜尔石窟艺术是在本地区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受中原文化影响,又吸收了外来文化而形成的。新疆著名三大佛教石窟 石窟又叫石窟寺,是佛教寺庙的一种。因为其中往往绘制或塑刻有大量的佛教壁画和佛像,所以通常被称作“千佛洞”。新疆石窟寺的凿建开始于东汉时期(25—220),魏晋(220—420)南北朝(420—589)时最为兴盛,唐代(618—907)时凿建规模稍减,最晚的石窟寺建造于元代(1206—1368),前后共经历了千百年的时间。石窟寺大多建造在人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361303634迹罕至的幽僻山谷,傍山崖而凿,结构简单,但坚固异常。新疆现已发现的石窟群有17处,洞窟多达960多个。其中最著名的有拜城县的克孜尔石窟群,库车县的库木吐拉石窟群和鄯善县的吐峪沟石窟群等。1、克孜尔石窟群不仅是新疆、而且是全国最早最大的石窟群之一。现存石窟236个,上起东汉,下至元朝,其中三分之一保存尚称完好。石窟的建筑样式一般分为两种:一是供奉佛像和供人拜佛的支提窟,一是供僧侣们起居修行的毗诃罗窟。克孜尔石窟保持了两种不同功能洞窟早期结构的典型模式。克孜尔石窟中的塑像早已荡然无存,精美的壁画尽管遭到外国考古队和探险家的劫掠,还仍然留存1万平方米左右。这些壁画采用的红、绿、蓝三色晕染画法,代表了新疆石窟壁画的独特风采。2、库木吐拉石窟群横列。克孜尔石窟壁画的构图有什么样的特点? 壁画是以每砖各成单位的小幅构图,与汉画分层排列的布局法有所不同。画工以大写意手法,概括地刻画形象,粗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幅活泼感人的画面。线描均以中锋勾勒,多用。新疆的石窟(又名千佛洞)计有 12处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克孜尔石窟。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木札 特河谷北岸悬崖上,有236个石窟,这是古龟兹国的一处石窟寺群,也是 。克孜尔石窟的文物保护 在中国西部地区尤其是新疆,有三种文化遗存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这就是古城遗址、石窟和墓葬。石窟做为佛教艺术的综合体,集建筑、壁画和雕塑为一体。克孜尔石窟是新疆石窟遗迹中起点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处,也是中国最西处最早的一处大型石窟群,石窟壁画最早开始于公元三世纪,距敦煌壁画还要早三百年。但是由于风蚀、洪水、地震等自然原因,以及人为的和历史的原因,壁画的破坏已令人触目惊心,建国以后石窟的保护受到重视。早在1961年,克孜尔千佛洞就被国家列为首批重点保护文物,佛洞的大规模整理发气是在80年代中期以后,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国家先后两次拨款对千佛洞进行了岩体加固,壁画修复等抢救性保护。由于克孜尔石窟所依存的山体是结构松散的沙岩,因此雨水、洪水的冲涮会使壁画和石窟面临毁灭性的威胁。从1999年开始,中国政府又拨款800万元,决定对27个具有较高价值的佛洞进行岩体加固。五胡十六国时期克孜尔石窟壁画的特点? 最能体现克孜尔石窟建筑特点的是中心柱式石窟,它分为主室和后室。克孜尔石窟又称克孜尔千佛洞或赫色尔石窟,中国佛教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悬崖上,南面是木扎特河河谷。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大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在公元8-9世纪逐渐停建,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绝无仅有的。拜城克孜尔石窟的菱格画和凹凸画法为什么驰名中外? 新疆拜城的克孜尔石窟,其中第17窟和第48窟系东汉末期(公元3世纪)开凿,它们是我国最早的佛教石窟。克孜尔石窟群位于明屋达格山和雀尔达格山两山之间的悬崖上。。

#新疆历史#壁画#克孜尔石窟#文物#龟兹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