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当年的他得知患乙肝后,竟吓得四肢瘫软!都是因为这几种误区造成

2020-07-20新闻9

第一次接触“乙肝”这个词语,是在小编10岁左右的时候听姥爷讲的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

那会小编的姥爷年轻的时候骑车十几公里去的镇上去体检,本来去的时候很有信心,骑车也很有力气,结果被诊断出来患有乙肝之后,瞬间“全身无力”、“脑袋一懵”、“腿发软”,回家的时候自行车也骑不上去了,没办法,推着自行车好几个小时才到家... ...

由于当时知识背景和医疗信息比较闭塞,以为患有乙肝就是“绝症”了,但是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和医疗知识的普及,大家已经认识到乙肝并非自己想的那么可怕,不是可以“要人命”的疾病,但是不好治愈,需要长久治疗的。

肝脏的功能有哪些?

肝脏的功能

肝脏的主要功能是过滤来自消化道的血液,之后才放它们流向身体其余部分,这一过程包括:

分解或转化物质,提取能量,使毒素降解以减少对身体的危害,并将毒素从血液中排出。

肝脏通过门静脉来接收血脉,这些血液中富含来自消化器官的营养物质。在接收这些营养物质后,肝细胞充当了它们的分拣中心,并确定:营养素应该被加工、存储。通过粪便被消除还是回到血液中。

肝脏也分解蛋白质,产生凝血因子,打破老化和受损的红细胞。

还具有创造免疫因子以抵抗感染的作用。

乙肝的临床表现都有哪些?

乙肝在我们国家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达到了7%,全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已经达到了7000多万,发病的在2000多万。

人体感染了乙肝病毒以后,病毒的DNA就会和人体的DNA整合在一起,所以目前现有的医疗技术,尚且不能从根本上对乙肝病毒进行一个彻底的消灭。

慢性乙肝的早期临床表现较轻,患者可反复出现肢体乏力、头晕、食欲减退、肝区不适、肝稍大或有轻触痛,同时可伴有脾肿大等一系列轻微的临床症状。

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后期可出现肝脾肿大等一系列典型的临床症状。

乙肝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中、重度:

轻度乙肝:患者一般可出现肢体无力、头晕、尿黄、睡眠不好等。

中度乙肝: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

重度乙肝:病情继续恶化、严重,甚至出现失代偿期时,比如出现肝硬化或肝癌时,还会导致相应的肝功能出现严重损害,比如肝腹水等。

造成乙肝患者害怕或者旁人拒绝与乙肝患者社交的原因源于这几个误区:

误区一、乙肝患者具有传染性,所以不要跟乙肝患者接触

乙肝的传染性是比较强的,且目前乙肝也没有根治的方法,因此很多人对于乙肝不了解可能就会对患者出现歧视的可能。

其实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以及日常亲密接触传播。

前面三种传播方式很多人都没有误解,而针对日常亲密接触传播就有些歧义了,其实日常的一起吃饭、握手、拥抱或者普通的日常接触,是没有被传染乙肝的风险的。

比如吃饭时,即使不小心使用了乙肝患者使用的餐具,如果嘴里没有伤口,传染的可能性也很小,更别说现在大家都已经注射了乙肝疫苗。

误区二、乙肝会转化为肝癌

虽然乙肝是肝癌的危险因素,但是并不一定意味着只要得了乙肝就一定会转化为肝癌。

大约有30%的乙肝患者会恶变成肝癌,因此患有乙肝之后也不能完全的掉以轻心,一定要及时的治疗,把病情控制住,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调理,这样才能尽最大可能地阻断恶化成肝癌的进程。

误区三、乙肝患者不能生孩子,生出的孩子也会患乙肝

因为乙肝的传播途径之一是母婴传播,因此很多人都认为乙肝患者不能生孩子,认为只要生孩子就会把病毒传染给孩子,所以乙肝患者最好不生孩子,其实这也是一种误区。

虽然乙肝可以通过母婴传播,但是凭借现有的医学技术可以采取阻断措施,使得乙肝患者也能够生下健康的孩子。

误区四、乙肝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能产生这种思想的,其实是因为不了解乙肝知识,像现在夏天到了,蚊子变得越发猖狂,如果蚊虫也能够传播乙肝的话,那么没有一个人是处于绝对安全的。

其实蚊虫是没有办法传染乙肝的,因为乙肝病毒不能在蚊虫的体内复制和繁衍,因此希望大家不要过于恐慌。

#乙肝科普# #健康科普排位赛#

#消化疾病#乙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