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上述言论反映了老子的什么思想? 天下莫柔弱於水 而攻坚强者 莫之能胜

2020-10-09知识4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出自哪本书 一、出处2113出自《道德经》第七十八章。二、释5261义意思是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4102的,但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1653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改变得了它。三、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四、译文世界上水是最柔弱的,但是它无坚不摧,没有什么能够胜过它,替代它。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不知道的,但很少有认真做到。因此圣人说:能够承担起全国屈辱的,才能称为一国之主。能够担当国家灾难的,才算是一国之王。真理听起来都不是很顺耳。扩展资料:赏析:1、本章以水为例,说明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的道理。八章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本章可与八章的内容联系起来阅读。老子所举水的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最为柔弱,但柔弱的水可以穿透坚硬的岩石。水表面上软弱无力,却有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挡的力量。2、这就清楚地说明,老子所讲的软弱、柔弱,并不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此处,由于水性趋下居卑,因而老子又阐扬卑下屈辱的观念,实际上反而能够保持高高在上的地位,具有。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与此句相关的成语和格言有哪些? 水最为柔弱,但柔弱的水可以穿透坚硬的岩石。与此句相关的成语有 滴水穿石说明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的道理。水表面上软弱无力,却有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挡的力量。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全句应该是:天下莫柔弱於水。。正面的话听起来恰像是反话以其无以易之: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 参考资料:http://koudai.360.cn/u/15239150/article_211128751.html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