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胶束胶团胶粒胶核的比较 什么是临界胶束浓度?有什么作用

2020-10-09知识9

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剂中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 concentration CMC)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源于其分子的两亲结构,亲水基团使分子有进入。

胶束胶团胶粒胶核的比较 什么是临界胶束浓度?有什么作用

胶团结构的写法 胶团2113结构式写法:先写胶核,再写吸附5261层,其中吸附层包括电位离4102子和反离子,最后写扩1653散层即剩下的反离子。例如:硅溶胶的胶团结构式:与之类似,推广到一般的胶团结构式,约定俗成胶粒的分子数为m,而n作为电位离子(反离子)的数目,而且吸附的离子较少,所以m>;n,而扩散层的反离子的数目为x,吸附层中反离子数目为n-x,整个胶团呈现电中性。扩展资料胶团结构式是用来表示胶团结构的化学式写法,一个胶团由内到外分为三层:胶粒、吸附层和扩散层,核和吸附层组成胶粒,胶粒和扩散层组成胶团。有时溶液中可能存在两种或以上的离子与胶核结构的组成相关,例如:在AgNO3溶液和KI溶液制备AgI溶胶时,需要注意过量的问题,哪一个过量即作为电位离子,而与胶核结构无关的离子作为反离子。参考资料来源:-胶团结构式

胶束胶团胶粒胶核的比较 什么是临界胶束浓度?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氯化铁加入沸水中形成胶体而不是沉淀 1.整个胶粒来看都是不带电的,但是胶粒有聚集模式,比如氢氧化铁胶粒由于结构是氢氧根离子含量较高,结构上包覆铁离子,同时氢氧根离子更亲水,使得胶粒表面主要都是氢氧根离子(粗糙地说,结构上铁在内部氢氧根在外部),.

胶束胶团胶粒胶核的比较 什么是临界胶束浓度?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胶束? 胶束是2113指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当其浓度较5261低时呈单4102分子分散或被吸附在溶液的表面1653上而降低表面张力。当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增加至溶液表面已经饱和而不能再吸附时,表面活性剂的分子即开始转入溶液内部,由于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疏水部分与水的亲和力较小,而亲水部分之间的吸引力较大。当达到一定浓度时,许多表面活性剂分子(一般50~150个)的疏水部分便相互吸引,缔合在一起,形成缔合体,这种缔合体称为胶团或胶束,胶团有各种形状,如球形,层状,棒状。扩展资料在水溶液中,分子的亲水基向外伸向水相,疏水基则以范德华力紧密排列;而在有机溶液中,则是疏水基向外伸向有机相,亲水基相互吸引紧密排列在内部。形状可分为球状、腊肠状或层状。浓度为1%~2%时,胶束较小,呈球状,大小约2~10nm,大致由50~150个分子聚集而成;浓度增大时,胶束逐渐呈腊肠状、层状,大小约100~300nm。胶束结构使混合体系成为稳定的两相分散体系。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脂尾端聚于胶束内部,避免与极性的水分子接触;分子的极性亲水头端则露于外部,与极性的水分子发生作用,并对胶束内部的憎水基团产生保护作用。形成胶束的化合物一般为两亲分子,因此一般胶束除可溶于水。

#氢氧化铁胶体#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氯化铁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