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价位、同级别产品,哪有谁吊打谁的说法。
文化越低、越外行,越是喜欢用“吊打、碾压”来形容两款车的差距,实力对等的两个汽车集团在设计产品时绝对会按照市场需求以及市场表现来塑造。
两个巨头对垒,主力车型一定各有长短,用“吊打”这种极具色彩的言语来评价两款车型的差距,一定没有参考力。
我见过因为说途观操控比CR-V好,全然不够可靠性、舒适性、省心程度以及保值率,就说途观吊打CR-V的,也见过说瑞虎8发动机质保10年100万公里,完全不顾可靠性以及品牌价值,就说瑞虎8碾压哈弗H6的。
开的车越少,懂得越少,洗脑越严重的人,一定短视非常严重。
在这部分消费者看来,只有自己认为的优势才是真正的优势,他们或认为操控才是唯一的优势,或认为“质保期”是唯一优势,或认为品牌是唯一优势,这些之外的空间、舒适、可靠性以及稳定性,一切都不是优势。
再加上开的少,见得少,摸的少,知道的少,就很容易得出A“吊打”B的结论。
产品力通过方方面面呈现,木桶效应一旦出现就能够拉低产品价值感,但一项过分出色则不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所以企业正在塑造产品时,要求的一定是“面面俱到”的产品力。
空间、设计、科技、操控、油耗以及稳定性一样不能少。
这就像考试,文科霸王跟理科霸王都有自己的优点,用文科霸王来吊打理科霸王是非常愚蠢的言论,两个没办法比也比不着。此外,综合成绩很优秀,完全不能用“吊打”来形容。
但“吊打、碾压”这种词汇却经常出现在文章、评论中。
真正的“吊打”应该是奥迪A6L吊打了卡罗拉,雷克萨斯LS吊打了帕萨特。这种级别差着几个等级的两款车型才能用“吊打”来形容,同时价格也差了数倍。
最为关键的是,人人都能看出来他们吊打与被吊打的关系。
只是最初的那个观点,同级别、同价位车型不存在谁吊打谁之说,帕萨特吊打不了凯美瑞,卡罗拉也吊打不了朗逸,他们都有自己的优势,以自己的设计、定位优势服务完全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你喜欢操控,不能得出帕萨特吊打凯美瑞的结论,你更专注于可靠性,同样也不能得出卡罗拉吊打朗逸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