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莫里森《宠儿》内容简介 托尼莫里森宠儿原文

2020-07-20知识10

托妮·莫里森写的《宠儿》被拍成电影了,那本电影叫什么啊 应该叫《真爱》Beloved,这本书很畅销的,电影也很不错,讲南北战争黑奴的故事。莫里森的代表作。莫里森《宠儿》内容简介 《宠儿》简介女黑奴塞丝怀着身孕只身从肯塔基的奴隶庄园逃到俄亥俄的辛辛那提,奴隶主追踪而至。为了不使儿女重复自己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毅然杀死了自己刚刚会爬的幼女宠儿十八年后,奴隶制早已废除,而被她杀死的女婴还魂归来,和塞丝、塞丝的女儿丹芙以及塞丝的情人保罗生活在同一幢房子里。她以自己的出现日夜惩罚母亲当年的行为,不但加陪地向母亲索取着爱,甚至纠缠和引诱包罗,不择手段地扰乱和摧毁母亲刚刚回暖的生活。往事的梦魇一刻也不曾停止过对塞丝的纠缠…全书充满苦涩的诗意和紧张的悬念。谁有关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的评论性文章,中文或英文都可以。十分感谢 托妮·莫里森《宠儿》(1987),中国文学出版社,潘岳、雷格译前言雷格1989年春天,出于对虚掷光阴的恐惧,而且为作品中叙述文字的敷张扬厉和对话描写的简约生动所吸引,潘岳和我开始尝试合作翻译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刚刚获普利策奖的长篇小说《宠儿》。起初对出版也没抱什么希望,只是凭着青春的热情一次次地进行修改、斟酌、打磨;而这种不期然的相遇竟导致我们沉迷于莫里森的精神世界数载之久,甚至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审美方式也深受影响,却是始料所不及的。1996年《宠儿》正式由中国文一学出版社出版后,某电视台曾为此书做专题节目,请我们介绍故事的梗概;谈着谈着,我们也会像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从话题的一侧偏出,纠缠于某个细节而不能自己,就好像我们曾经身临其境,为那些惊心动魄的时刻作见证。1989年秋《宠儿》初稿译毕后,我们曾在讨论中认定,这是一部在艺术质量上堪与古今任何伟大小说相媲美的杰作,它的作者应当能够在十年之内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1993年10月托妮?莫里森获奖消息传出,远在大洋彼岸的潘岳便马上打来电话与我分享喜悦;当然,举世称誉和惊叹的众声喧哗中,不可能有人知晓和在意两个中国年轻人的莫名激动。我国读者对。关于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宠儿》 托妮·莫里森于1987年创作的《宠儿》是一部描写生活在美国19世纪70年代的“前黑奴”的小说。这部小说运用多重叙述声音和倒叙等手法,把过去与现在、梦幻与现实交织在一起,不仅真实地再现了黑奴们在奴隶制下所遭受的种种非人的待遇,而且深刻地揭露了这些黑奴们在精神上所遭受的摧残与伤害,这些伤害阻碍了他们寻求个人价值和个人身份确认。《宠儿》中充满了主人公寻求黑人自我身份的声音,这些声音用不同的方式歌唱着重建曾被奴隶制剥夺的身份这一主题,形成同意或反对、肯定和补充、问和答的对话关系。因此,本论文选用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分析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宠儿》。复调理论有助于读者关注《宠儿》中每个独立的、具有充分价值的声音,尤其是白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声音,从而分析和揭示一直阻碍主人公塞丝以及那些和她有同样遭遇的黑人们寻求个人价值和个人身份确认的心理及文化上的原因。复调理论为《宠儿》中主人公的身份确认提供了一条出路,那就是主人公之间、黑人内部之间、黑人与白人之间展开平等的对话。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双向运动过程。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作者梳理了巴赫金复调。急求托妮·莫里森的《宠儿》英文简介.150字. 略多.Beloved is a novel by the American writer Toni Morrison,published in 1987.Set in 1873 just after the American Civil War(1861–1865),it is based on the story of the African-American slave,Margare.托尼莫里森的《宠儿》的写作背景? 《宠儿》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经典力作。本文深入剖析了《宠儿》的写作主题—惨无人道的奴隶制给黑人带来的肉体、精神、情感上的迫害,以及作者应用于其中的精湛的写作手法—象征意义、魔幻现实主义和对《圣经》的影射等。

#小说#黑人文化#文学#宠儿#托妮·莫里森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