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填表村医”:填表倒比看病多

2020-07-20新闻16

原标题:“填表村医”:填表倒比看病多

基层村医曾因“一手拿锄头,一手听诊器”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赤脚医生”。如今,这一备受尊敬的群体却自嘲成了“光剩一支笔”的“填表医生”。“赤脚医生”变“填表村医”,折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几多尴尬。

1

填表百余种,手指磨出茧

见到中部某省村医卢先胜(化名)时,他正在村卫生室埋头填表,面前放着厚厚一摞表册。放下手中的笔,卢先胜向半月谈记者展示他右手中指内侧因为长期握笔书写磨出的一层硬茧。

“要填的表实在是太多了。”卢先胜所在的村有1600多人,只有他一名村医,填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每户都有健康档案,一式三份,还要入户签名,光这就要干1个多月;老年人有体检表、随访表、中医体质辨识表、中医反馈表等四五套表;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也是好几套,随访表每季度一次,如果血压或血糖不稳定还要增加;还有儿童、孕产妇的健康管理……”

卢先胜说,由于各类表格名目繁多,他没详细统计过,但听说有老村医给年轻村医移交工作时交代了100多种表格,他觉得“一点不夸张”。除了有村民来看病,卢先胜每天大半时间都在填表,赶上要检查的时候,还得加班到深夜,“最晚的时候写到凌晨2点”。

近年来,随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人群和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不断规范,处于最末梢的村医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工作,最令他们头疼的是填写数量繁多的表格、手册。

南方某省村医李家明(化名)告诉半月谈记者,他负责村里近2000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些表格不仅要填写电子版,还要填写纸质版。

为了填表,一年用个五六盒笔芯不在话下。“比当学生时还辛苦。”有村医说,白天没时间,只能晚上填表,写到半夜12点是家常便饭。

2

村医不像医生,倒像检查工作的干部

不少村医向半月谈记者吐槽,现在村医主业是填表,看病反倒成了副业:“十分精力,三分给村民看病,六七分用来填表格。”

村医出诊结束后,与村民挥手告别 曹祎铭 摄

究其原因,如一位村医所说,上级管理单位并不在意村医看病看得怎么样,而在乎有明确指标的公共卫生服务数据是否完整。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共14大类,每一类都有具体项目和操作规范,国家向村医购买公共服务,村医需按照要求提供相应档案,如档案不符合规定就要扣公共卫生经费补助,而公共卫生经费补助往往是一名村医的主要收入来源。

“对公共卫生的考核就是看你的档案、看你的表格,所以大家只能拼了命地做表格。”中部某省的村医郝变兰(化名)说。

受访村医表示,大量时间用于填表,使看病的时间大打折扣。郝变兰的父亲曾是位“赤脚医生”,一直在村里很受尊敬。“过去的大夫,一个药箱一辆自行车,东边跑完西边跑,一年不到车就骑坏了,大夫和村民接触多,村民也信任医生。”郝变兰说,“现在填表占了大部分精力,看病时间少了,跟老百姓打交道也少了。”

南方某省一位村医告诉半月谈记者,因为整天走访填表,有村民说:“这村医不像医生,倒像个检查工作的干部。”

每天跟表格打交道,也让村医们无暇提升医疗技术。一位年轻村医说,她本想考个执业药师,参考书都买回来了,却因为没时间,一本都没看完。“其实各种培训也很多,但村医去培训时都背着包、带着材料。台上讲课,台下填表。没办法,做不完。”

3

除了检查无人问,健康档案成“死档”

在南方某省一所村卫生室里,半月谈记者见到4个近2米高的大铁皮柜,里面装满了表格档案。村卫生室负责人徐力(化名)介绍,目前共有3900多人的档案在村卫生室,4个大铁皮柜都快装不下了,卫生室的桌子上是表格,抽屉里也是表格。

“弄材料主要是为了应付检查。”徐力说,今年受疫情影响,实地检查相对少一点,去年市、区、镇三级的检查几乎每个月都有,光复印表格材料就用了十几捆A4纸。

一位镇卫生院副院长告诉半月谈记者,镇上1年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有700多万元,而花在表格档案材料方面的超过200万元。由于整理档案表格材料工作量大,卫生院还外聘员工专门负责这一工作。

然而,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搞出来的健康档案,却被一些村医称为“死档”。“辛辛苦苦做了这些表,就是为了检查时给上面的人看,等检查一完,这些东西就堆在柜子里,基本没啥人看了。”村医李婧(化名)说。

一些村医表示,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本身是好事,但目前居民的各类健康档案大多数时候都躺在档案柜里,成了无人翻阅的“死档”。

“公共卫生服务做表格有其积极作用,但现在的问题是,不少时候感觉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做,对老百姓起不到实际作用。”李婧说。

4

为村医减负赋能势在必行

要想让村医当好村民健康的“守护人”,还需为村医减负赋能,把他们从大量不必要的填表工作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群众健康守护者。

一些村医提到,目前部分表格设置还不太合理,一些信息需要在不同的表上反复填写,甚至不同部门要求的两份材料内容几乎完全一样。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建议,评估、整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内容,减少不必要的数据收集,简化各类报表,减少重复信息填写。

加快信息化建设,是基层的又一期盼。“我们的工作是为了村民的身体健康,该做的要做,但不能把精力浪费在低效的事情上。”李家明说,期盼以后能普及手机App随访登记,并且在录入电子信息时,减少非必要的纸质表格填写。

“减轻基层医务人员的负担、提高服务效率,推行基层医卫信息化建设很有必要。”一位乡镇卫生院院长说,可以在信息化系统中增加信息筛查比对功能,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多一些选择项,少一些填空项。另外,对于不同重点人群,可以建立有针对性的健康档案。

有村医建议,把基层群众健康档案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相连,群众去医疗机构就医可以直接联网调出健康档案,相关就医记录也可以直接进入健康档案,真正让居民健康档案成为一份“活档案”。

改进公共卫生考核评价方式势在必行。不少村医认为,目前考核方式过于僵化,只注重纸面上的材料,不注重村医实际的服务质量;考核形式过于严格和繁琐,造成人、财、物资源浪费。他们建议优化现有考核评价体系,在关注量的同时也关注质,关注服务对象受益程度及满意度,不以量化指标为考核唯一标准。

来源:《半月谈》2020年第13期

半月谈记者:马晓媛 郭杰文 | 编辑:原碧霞

责编:秦黛新

校对:尤立(实习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