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指月录卷三十一 请问什么是信位?

2020-10-09知识3

解铃人还需系铃人,什么意思?

指月录卷三十一 请问什么是信位?

“解铃还须系铃人”是什么意思?

指月录卷三十一 请问什么是信位?

云水禅心的出处 《指月录》又称《水月斋指月录》。明·瞿汝稷集。万历二十三年(1595)完成,三十年序刊。收在《万续藏》第一四三册。所谓“指月”,源于六祖慧能与无尽藏尼对话的一个典故:无尽藏尼对慧能说:”你连字都不识,怎谈得上解释经典呢?“慧能回答:”真理是与文字无关的,真理好像天上的明月,而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手指可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并不是明月。“示喻文字所载的佛法经文,都只是指月的手指,只有佛性才是明月的所在。禅宗以“本来无一物”之境界为上乘,以“万虑皆空”为至德。主张不立文字,不下注脚,亲证实相,方为究竟。认为一切言教无非为示机之方便而设,是为成佛的路径和方法,如以指指月,使人因指而见月。此为书名之大旨。全书系集录自过去七佛至宋·大慧宗杲之禅宗传承法系六五○人的言行传略而成。卷一至卷三收录过去七佛、应化圣贤、西天祖师(西天二十八祖);卷四收录东土祖师,从菩提达摩到六祖惠能;卷五至卷三十收录惠能下第一世至第十六世;卷三十一、卷三十二为径山大慧宗杲禅师语录。又,清代聂先(乐读居士)撰有《续指月录》一书,全书二十卷。康熙十九年(1680)刊行。系继《指月录》之后所编集的禅门高僧列传。也收在《万续藏。

指月录卷三十一 请问什么是信位?

“解铃还须系铃人”是什么意思? 心痛还得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 雪芹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的句子“心痛还得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成语“解铃还须系铃人”出自南京清凉山 南京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古城,与很多历史典故有着割舍不断的渊源,还有很多典故的发生地就在南京。近日记者采访得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成语“解铃还须系铃人”就出自南京清凉山上的清凉寺。这句成语源自一个叫法灯的和尚。据明代瞿汝稷所编佛家禅宗语录《指月录·卷二十三》记载:南唐时金陵清凉寺(既今清凉山公园清凉寺)有一位泰钦法灯禅师,他性格豪放,平时不太拘守佛门戒规,寺内一般和尚都瞧不起他,唯独主持法眼禅师对他颇器重。有一次,法眼在讲经说法时询问寺内众和尚:“谁能够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铃解下来?大家再三思考,都回答不出来。这时法灯刚巧走过来,法眼又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法灯不假思索地答道:“只有那个把金铃系到老虎脖子上面去的人,才能够把金铃解下来。法眼听后,认为法灯颇能领悟佛教教义,便当众赞扬了他。后来这句话就被以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成语流传下来。到了清朝,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还以“心痛还得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加以引用。这个成语现在比喻谁惹出来的事情,仍然由谁去解决。

请问什么是信位?

解铃还须系铃人是什么意思? 解铃还须系铃人:比喻谁2113惹得麻烦5261就需要谁去解决。这句成语源4102自一个叫法灯的和尚。据明代瞿汝稷所1653编佛家禅宗语录《指月录·卷二十三》记载:南唐时金陵清凉寺(既今清凉山公园清凉寺)有一位泰钦法灯禅师,他性格豪放,平时不太拘守佛门戒规,寺内一般和尚都瞧不起他,唯独主持法眼禅师对他颇器重。有一次,法眼在讲经说法时询问寺内众和尚:“谁能够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铃解下来?大家再三思考,都回答不出来。这时法灯刚巧走过来,法眼又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法灯不假思索地答道:“只有那个把金铃系到老虎脖子上面去的人,才能够把金铃解下来。法眼听后,认为法灯颇能领悟佛教教义,便当众赞扬了他。后来这句话就被以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成语流传下来。到了清朝,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还以“心痛还得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加以引用。

郁郁黄花 无非般诺 这句什么意思,出自哪? ”青山翠竹无非般诺,郁郁黄花皆有法身这是原句 吧~

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终须心药治的意思? 这句话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解铃铛还是需要系铃铛的人来解才好解,得了 心病 终究还是需要自己的内心来治疗。自已做的事,还得自已来了结;自已心里边压着的事情,还须得自已。

关于铃的成语有哪些 扬铃打鼓、解铃系铃、掩耳盗铃、虎项金铃、解铃还需系铃人一、扬铃打鼓[yáng líng dǎ gǔ]【解释】:比喻大声张扬。【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方是兴旺之家。若得不了一点子小事,便扬铃打鼓的乱折腾起来,不成道理。二、解铃系铃[jiě líng xì líng]【解释】: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还得由谁去解决。【出自】:明·瞿汝稷《指月录》卷二十三:“一日眼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适至,眼举前语问,对曰:‘系者解得。'”【译文】:一天有一个叫眼的人问大家:‘虎的脖子上系了金铃,谁能解下来?众人没有回答e5a48de588b67a6431333431356134,老师刚到,眼将这个问题告诉他,他回答说:‘系的人能解下来。'三、掩耳盗铃[yǎn ěr dào líng]【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出自】:秦 吕不伟《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译文】:百姓有到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那钟太大不可背负。所以用铁敲碎。

#瞿汝稷#金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