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庄子逍遥游的第三段录音 庄子逍遥游全文赏析

2020-10-09知识7

庄子的《逍遥游》第二段通过朝菌、蟪蛄、冥灵、椿,说明小大之辩的道理,它们的“所待”是什么?

庄子逍遥游的第三段录音 庄子逍遥游全文赏析

求庄子《逍遥游》2.3段 的原文和翻译 原文: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

庄子逍遥游的第三段录音 庄子逍遥游全文赏析

逍遥游里第三段为什么要重复大鹏南飞的故事,是语义重复吗 这并不是语义重复,这是庄子借助古代的圣贤(汤、棘)之口来加强前文所论述的“小大之辩”,在文中有重要作用。第一段中对大鹏的描述出自《齐谐》,《齐谐》是记载怪异之事的,人们会怀疑它的真实性。作者引“汤子之问棘”来加以证实;再者,前后两处描写详略不同,描写也有异:对于鹏之背,前者为“不知其几千里也”,后者为“背若泰山”;对于“扶摇”,前者没有描述其形状,后者用“羊角”描其状。其实,这是庄子的有意之笔,通过“重言”(即重复之言)来加重论说的分量,加深读者对“大小之辩”的理解,与开头部分呼应和印证。

庄子逍遥游的第三段录音 庄子逍遥游全文赏析

庄子 《逍遥游》 第三段 从“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 …… 到 而后乃今将图南”的所有知识点 《逍遥游》全文知识点总结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5)而征一国(通“耐”,能)(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2.古今异义(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2)众人匹之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3)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5)小年不及大年古义:寿命长的 今义:丰收年;春节 3.一词多义(1辩 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2)知 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3)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圣人无名(名词,声名)(4)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4.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2)使动用法。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征一国者(使…信任)二、文言虚词 1.之(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2)助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