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高科技媒材和废弃物在当代美术创作中的运用 美术作品的形式是美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它包括两种基本的构成因素:一是内部形式,即“构图”;二是外部形式,即“艺术语言”。对作品形式的欣赏,即是对由这两者构成的。
中丽达肌理壁膜好还是泰诗尔好些 中丽达肌理壁膜
如果画的油画没有笔触,是不是就不好? 笔触是油画艺术里相当重要的审美指标之一,油画中的笔触,跟国画中的线条和皴擦点染,在审美意义上完全一样,是油画家操控油画笔或画刀,使用刷、挫、拍、扫、涂等技法,在画面上形成的运行痕迹,既是笔法与画面的构成形式和表现形式,也是画家自我情感宣泄的方式,以及个性气质的自然流露。拉斐尔《菲娜丽娜的肖像》以现代的审美眼光来看,如果油画作品中看不到笔触,画面看起来平滑、细腻,就跟印刷品没什么两样,自然缺乏应有的审美价值。如果以美术史的角度来看,没有笔触的油画,未必就不是好作品。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画法,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丽达与天鹅》,拉斐尔的《圣母子》、《美惠三美神》、《菲娜丽娜的肖像》等名作,通常看不到,甚至压根就没有笔触,但并不影响这些作品是精品力作。雷诺阿《船上的午宴》根本原因是,文艺复兴前期的油画,主要以佛罗伦萨画派为代表,是油画的发展初期,画家意识里只有造型和光影的概念,只要在作品里表现出具有雕塑般的立体造型,合理的结构比例,以及亮暗分明的光影关系,就算是优秀作品了。在文艺复兴后期的威尼斯画派,诞生了一名绘画大师提香,他意识到了色彩的重要性,才在创作中逐渐丰富了色彩的视觉效果。。
如果画的油画没有笔触,是不是就不好? 油画以色彩为载体,画家在创作中实现对色彩不同程度的把握和控制,就可以产生所要的流派风格,不同的流派风格的油画画面笔触效果都不一样,有的极致粗糙,有的极致细腻,问题来了:如果画的油画没有笔触,是不是就不好呢?任何流派风格的油画都有笔触,若油画没有笔触,就如同印刷品了,就失去油画艺术的意义价值了所谓笔触,就是画家在创作时,画笔在画纸画布上留下的痕迹,也可说是绘画中的笔法,所以说任何流派风格的油画都会有笔触,画作的节奏感、层次感都取决于笔触,笔触体现的既是绘画技法,又是画家的性格、思想感情、趣味、素养等精神因素的体现,欣赏印象派大师梵高的画作,就可以感受到其激烈热情奔放的思想感情,因为画作的笔触显示的极为粗糙;欣赏立体派大师毕加索的画作,其笔触粗糙到了极致,形成了“色块”,强烈的主观思想意识展现的淋漓尽致;欣赏写实主义大师卡拉瓦乔的画作,其笔触细腻,画作人物尽显庄严,自然与真实,欣赏“超写实主义”风格的画作,其笔触细腻到了极致,几乎可以忽略不见了,画面效果就好像摄影照片一样,当一幅油画作品没有笔触,就如同一张摄影照片或印刷品,很简单的道理,过多的技巧修饰,就不见笔触痕迹了,摄影是“光影”。
如何准确把握油画作品的情感呢? 作为一个绘画工作者,我觉得题主的问题表述有点不清晰,是把握油画作品的创作情感,还是把握油画作品的欣赏情感?准确把握油画作品的情感,也就是创作与欣赏的情感。先说创作情感。油画家创作作品,思想是第一位,技法是第二位。思想包含了创作意图、创作理念、创作构思,一幅作品的成功得失,依赖创作者的思想。思想就是情感,有感而发,有的放矢,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创作灵感,来自现实生活与画家内心情感的碰撞,把握住情感的波涛,滞留住创作的情感。再说欣赏情感。欣赏者可以是艺术工作者,也可以是普通观众,如何把握欣赏油画作品的情感?从事艺术的人看门道,普通群众看热闹,不能小瞧这热闹,油画作品生不生动,取决于创作者,观众带了欣赏的眼光看热闹,只要作品够优秀,够生动,自然会调起欣赏情感,观众随作品传递出的气息或悲或喜,或静或动。准确把握油画作品中的情感,创作者要有思想,欣赏者要带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