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评析贺铸的《青玉案》? 此词作于作者暮年,又名“横塘路”。全词写的是“有情却被无情恼”的诗人对美人的单相思之情。上阕写诗人的相思之情难以传达给美人,虚实相生。首三句用典曹植《洛神赋》,。
你觉得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的哪个版本是正确的?为什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月桥花院,另一版本做月桥花榭)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飞云,另一版本做碧云)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闲情,另一版本做闲愁)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应当就是这一首词了,找到三处有另一版本的字词,我不敢说我的答案是对的,但仅供参考。古人创作诗词,态度极为严谨,甚至苛刻,一首词翻来覆去改动几十次,两三年也是平常的事情。那么,从逻辑上,从美感上,从音律上,哪一个版本更好呢?一、花院与花榭花院,是种了花草院子,侧重于花,侧重于有围墙,有空地。花榭,是位于花木丛中的房屋,侧重于房子,侧重于房屋与花草的搭配之美。再看前两字,是月桥,月桥就是可以理解成古代庭院外的小拱桥,或小拱门,当然如果地方够大,搭建一个小拱桥也未为不可。结合后面更加细化和具体的“琐窗朱户”,不难看出,显然作者是按照方向,或者行走,或者目光远近为顺序进行描写的。假设这个院子是有围墙的,不论这个月桥在院外还是院内,或者是事实上的布局,它显然应当位于房子前面。实际上眼前的景色共有,月桥,院子,花草,房屋。当然,也可以说是作者为了符合词的平仄。
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表层次讲述了什么? 对美人缠绵往复的情感经历了三个阶段:目送美人远去的惆怅(首二句),眷恋美人幽寂的感伤(上片后部分),设想美人迟暮的凄苦(下片首二句)。结处化情入景,用“怨而不怒”的委婉笔调,将难言的凄苦化解成笼天罩地的迷秋怨(下片后部分)。这一连串的情感演化,还只是词人表层次的心绪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