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构造变形层次 上部构造层次是什么?

2020-10-08知识5

云开基底的构造变形作用复杂,可划分为3期,分别为前晋宁期、晋宁期、加里东期(彭少梅等,1996)。不同期次有不同的构造形迹。1.前晋宁期(>1400Ma) 。

构造变形层次 上部构造层次是什么?

大型变形构造类型的定义标准 本次大型变形构造研2113究和编图的技术标准5261,涉及的大型变形构造及4102相关岩石的名称,除了本章介1653绍外,以《地球科学大词典》(基础科学卷)的定义为准。所涉及和使用的图例,以国家标准为准。常见主要大型变形构造类型定义如下:(一)逆掩推覆构造逆掩推覆构造是地壳广泛发育的重要构造,是由逆冲断层及其上盘推覆体或逆冲岩席组合而成的大型至巨型的构造,是挤压作用的结果。断裂上盘地质体沿断裂面可以有数十乃至数百千米的逆冲位移。这类大型变形构造一般发育在汇聚板块边缘的造山带范围内,以碰撞造山带边缘前陆地区比较常见,但在陆内挤压环境中也可以形成类似的构造。卷入变形的地质体可以是盖层沉积岩系,也可以包括结晶基底岩系。这类大型变形构造通常可以划分为前缘带(或前锋带)、中带和根带等主带以及后缘带和外缘带等不同构造变形带,前锋带和根带的推覆构造面倾角比较陡,在二者之间的中带地区推覆构造面倾角平缓(一般小于5°)(图7-4)。图7-4 逆掩推覆构造剖面分带(据Bucher,1956)后缘带位于根带后侧,外缘带位于锋带前侧,这两带也受逆冲推覆作用的影响,留下逆冲作用的变形烙印。根带是逆冲作用起始发育部位。根带的研究对确定逆冲推覆构造在区域构造中的。

构造变形层次 上部构造层次是什么?

随着地质构2113造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从地表5261到地下深处4102的构造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地壳1653或岩石圈不同深度区的变形过程、变形机制和变形产物以及构造特点都是不同的。C.E.Wegmann(1935)提出了“构造层次”的概念。构造层次是指在同一次构造变形中,由于在地壳不同深度,因温度、压力的不同而引起岩石物性的变化,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构造分层。一般把地壳或岩石圈划分为表、浅、中、深四个构造层次。表构造层次 主要以脆性变形为特色,主导变形作用是剪切作用与块断作用,代表性构造是各类脆性断层、横弯褶皱和纵弯褶皱。浅构造层次 主要也以脆性变形为特色,主导变形作用是纵弯褶皱作用,代表性构造是各类脆性断层和平行褶皱。中深构造层次 主要以脆-韧性变形、韧性变形和流变作用为特色,该层次顶面以流劈理上限为界,主导变形作用是相似褶皱作用、压扁作用、流变作用和深熔作用,代表性构造是各类脆-韧性断层、韧性断层和相似褶皱、顶厚褶皱和柔流褶皱。各层次之间的界限并非等深圈层面,在不同构造区的同一构造层次有深有浅,同一构造区同一构造层次也可以有明显起伏;构造层次的分界面既可以是渐变的过渡带或剪切带,也可以是突变的不整合。

构造变形层次 上部构造层次是什么?

构造层次及其构造变形特征 同一地区在同一应力场的作用下,处于不同深度(或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岩石的变形机制不同,形成不同样式的构造,或构造变形过程中,由于地壳的物理化学条件变化所导致的构造分带现象,称为构造层次。由于地壳物理化学环境的变化最直观的表现是由地表到地球深部的垂向变化,因而地壳相对活动性层次的构造分带也相应显得更为明显。Mattauer(1980)根据造山带的构造分带提出将地壳构造层次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上部(表)构造层次,主导变形机制剪切作用,以脆性断裂为主,是断层分布区域;中部(浅)构造层次,主要是弯曲滑动,以塑性变形为主,产生等厚褶皱;下部(深)构造层次,主导变形机制有两种,先是压扁作用,然后是流动作用,因此,主要构造样式是顶厚褶皱。下部构造层次又分为两个亚层,上部构造亚层,以广泛发育劈理的或顶厚褶皱为特征,故下部构造层次的上限为劈理前峰面。在下部构造亚层中,温压条件已经达到或接近岩石的正常熔点,岩石已经部分或全部重熔,呈不同黏性的流体状态发生柔流,劈理消失。在模拟自地表到地壳深部约40km压缩变形的各种条件时,受压岩石处于压力和温度逐渐增大的状态,最初,岩石的力学习性表现为脆性,随后,当。

#岩石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