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麟(1474-1561),字元瑞,号南坦,饶州(今江西鄱阳)人,家金陵(今南京)。绩学能文,与顾璘、徐祯卿称“江东三才子”。弘治九年(1496)进士,除刑部主事,进员外郎,平反三百九十余人。正德初,出为绍兴知府。
这种行草相杂,或草多于行、或行多于草的书信,是古人最为熟悉的日常书写方式,因此普遍水准也最高。
书写时,如果我们还原到当时的情境,应该既非纯粹从实用出发,毕竟书写的对象各各不同,会带来心理和情绪的相应变化,或整饬,或轻松;也非就从艺术出发,光考虑到美观,显然这不符合书信的功能。
平素的笔墨修养,加上大量的实践运用,以致在书写时,有意无意之间,毛颖在表达文辞的通达晓畅时又自然而然地注意书法的讲究,厚积薄发。这也是中国传统文脉被人为斩断后,我们今人学习起来感到困难的原因。
他官至工部尚书,世为南京广洋卫副千户,绩学能文,与顾璘、徐祯卿称“江东三才子”。嘉靖初,召拜太仆卿,进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六府。
刘麟与文徵明为同时期人,都享高寿,殊为难得。刘麟在朝为大员,为能吏。刚直不阿,颇多政绩。文徵明曾任翰林院待诏,虽努力功名,毕竟无功而返,在野为名士。二人虽皆宗二王,风格却几无相似之处。